第(2/3)頁 原來這位劉大人今日來,是要他捐銀子的,趙家的確有錢,但這些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憑什么要捐出去。 趙員外眼神深處閃過一絲不滿,沒有表露出來,臉上的笑容卻更加的燦爛,說道:“當然愿意,趙某也一直想著,要為國家盡些心力------趙福,快去賬房支一百兩銀子來!” 一百兩銀子對他來說并不多,不會付出多大的損失,也能給這位劉大人一個交代。 他根本沒有推諉,為了一點錢得罪這位劉縣令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如此干脆的將數額定下來,想來對方也不好再開口。 劉縣令臉上依舊帶著笑容,說道:“本官代天下的寒門學子,先謝過趙員外了。” 趙員外連連點頭:“應該的,應該的。” 趙府的管家很快就拿了一百兩出來,自然有衙役幫著收下。 “本官還有事在身,就先走了。”劉縣令和趙員外客套了幾句,便起身告辭。 趙員外起身:“送劉大人。” 雖然白白損失了一百兩銀子,但送走了這位菩薩,還是值得的。 “若不是本官實在拿不出那么多銀子,倒是想著多捐一些。”兩人向府門口走去的時候,劉縣令搖了搖頭,說道:“城南的許員外,三千兩為書院捐了一座藏書閣,城北的章掌柜,一千兩捐了一座學堂,怕是都有機會上院碑,讓本官羨慕的緊。” “院碑……,敢問大人,什么是院碑?”剛才可沒聽他說起過這件事情,趙員外疑惑的問了一句。 劉縣令笑了笑,解釋道:“要在各地建那么多的書院,需要一大筆銀子,國庫一時間拿不出那么多錢,只能在各地募捐,許員外捐了藏書閣,到時候那藏書閣前面,便會立一塊碑,明明白白的寫上,這是何人所捐,讓那些學子們記得是什么人讓他們有書可讀,應該承誰的恩情……” “章掌柜所捐的學堂前面,也會立這樣一塊碑,至于院碑,那是立在整個書院前面的,進門之前就會看到,由陛下御筆親提,凡是對書院有所貢獻的人,皆可在院碑上提名,目的便是讓書院的學生們記得,他們的一切,是誰給予的。” “可惜啊,院碑只立一次,等到這次之后,除非對學院有極為重大的貢獻,否則是不可能得到提名的……” 趙員外聞言,腳步一頓,愣愣的站在原地。 剛才這位劉大人,可沒有和他說這些啊! 他趙日天半輩子經商,讓人瞧不起也就罷了,但是他不想子子孫孫都這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