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尋鵬是四個人里最沒底氣的,論資歷,他最淺,論功績,他剛才投靠過來,也沒功勞可言,論感情,也是一樣,他現在與代王說話還有些放不開,也不覺得代王會對自己有多深感情。 以上幾點,就勢必會影響到代王對他的信任,他不知道代王會讓自己做什么,只能不安的等著。 “我之前負責著京報的事,不知是否會被分工管理這方面……” 文尋鵬心里想著,只是以他的敏銳,已發現京報很重要,代王勢必會用信任的人來掌控京報,自己才剛剛投靠過里,只辦了一些小事,代王真能讓他繼續負責京報? 正想著,就聽著代王說:“至于文先生……” 代王含笑看著:“你對京城更熟悉,又文采風流,不如就繼續掌管文檔及京報?” 文尋鵬不安的心終于落到了實處,立刻應著:“臣一定盡心盡力,辦好這件差事!” 蘇子籍幾次與之談話,雖到了現在,汲取的經驗不多,但也能知心,對他的態度很滿意,但還是叮囑:“京報這事非常重要,能否操控輿論,擁有一個有力發聲的渠道,就要看京報辦得好不好了。” “不僅僅京報,別的報刊,也要盡量影響,只是不能我方單獨控制。” 隨著活字印刷的發明,古代其實早有報紙,這也是客觀需要,皇帝諭旨、官員的奏折和公文公布稱“邸報”。 一些生意人看到賣報可以賺錢,就把邸報印刷并且銷售,因此建立報房,內容漸多,逐漸形成制度,現在京城有十幾家報房,名號不一。 雖朝廷尚沒有清晰認識它的作用,但也不會蠢到忽視,因此自己控制一二家就是極限,多了反露了馬腳。 文尋鵬對代王的話自然十分贊同,因隨身就帶著文刊,此時從袖中取出,起身上前幾步遞上去:“主公,這就是新準備發布的名目,請您過目。” 蘇子籍接都手里,翻看仔細看了一遍,良久,點了點首:“寫的不錯。” 與此同時,蘇子籍暗想:“這文有點類似新聞稿了,不知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到底效果怎么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