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話還這個,不但要戰(zhàn)術上的勝利,還要戰(zhàn)略上的勝利。” “不控制羽林衛(wèi),就被人輕視,包括皇帝和大臣,會覺得我沒有基本的掌控力,但以我的本事,只要屢屢插手,就可占盡上風,只是怕龍椅上的那位又會猜忌了,這就是戰(zhàn)略上的失敗。” “這里的分寸就要把握。” 才尋思,一直都悄無聲息跟府兵站在一起,方才也沒往人群中間湊的野道人,這時過來。 他今日的穿著打扮低調,還別說,因年紀與部分府兵相近,混在中間,看著倒并不違和。 野道人一走過來,蘇子籍就回過神:“剛才的事,你怎么看?” “主公,您提拔了三個人,萬橋跟婁元白都歡喜答應了,倒是畢信,看起來怎么好像連升官都很不情愿?主公,連我遠遠的站著,都看出了他的遲疑,想必其他人也一定看出來了,這豈不是在打您的臉?實在是可恨!” 蘇子籍卻笑了,說:“沒想到路先生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啊。” 野道人驚訝了一下:“我愚鈍,還請主公賜教。” 蘇子籍笑了笑:“這三人中,彭烈和袁思竹,能中立并且親近些,就已經不錯了,最后一個答應的畢信,才是真正可爭取的人。” 野道人回想了一下:“不會吧?康樂伯府一向親近齊王。” 而畢信就出身于康樂伯府。 這也是野道人對畢信有著意見的原因,父兄連同叔侄都是親近齊王,這樣的出身,根子上就已有了朝向,根本就不在野道人的考察范圍內。 所以他也在奇怪為什么主公會提拔這么一個人。 “康樂伯福一向親近齊王,可畢信卻未必。”蘇子籍給野道人提了個醒:“你或聽說過康樂伯府的傳聞。” 野道人愣了下,仔細回想著裝在自己腦袋里的京城秘聞,還真讓他挖出了康樂伯府的事。 康樂伯畢茂勛其實有過兩任正室,第一任死了,留有一個長子,畢信其實是畢茂勛第二任正室所出,雖是繼室所出,但也是伯府的嫡子。 “聽說畢信十五歲前,他的母親很寵愛他,甚至想要廢長立幼,結果就是那一年,他母親就病逝,十五歲的孩子,跟一個當時比他大五歲的二十歲成年人比起來,怎么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