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曾靜懷疑葉叔是太祖遺留的血脈,但這玉佩不對。”蘇子籍想起了垂著明黃墜子的龍紋玉配:“這明顯是御制之品,并且還是大鄭時所制。” “當(dāng)年姬子誠沒有稱王時,制度沒有完備,才可能遺留血脈而不知道,稱王又給這物,不可能沒有記載。” “所以建國后流落人間,也就僅僅是太子血脈的可能。” “難道說,不悔其實(shí)是太子血脈?” 這可不是好事,至少蘇子籍這樣覺得,或者葉維翰也是這樣想,今上曾囚禁過太子,太子自盡后,震怒的皇帝將太子妻妾一并賜自盡,其中還包括幾歲的太孫。 這樣兇殘,不愧是皇帝。 蘇子籍聽說時,還覺得今上是梟雄,可現(xiàn)在懷疑葉不悔可能是太子血脈,就不得不頭疼了。 所料不錯的話,尋找的極有可能就是太子血脈,畢竟沒有獲罪的皇室后裔,沒必要躲在這一個偏僻縣城。 “假定尋找的是太子血脈,但我注意到,方真方面的人,根本沒有注意到葉不悔,很明顯,朝廷不知道這血脈僅僅是女孩,是按照龍孫來查。” “要是讓朝廷知道,太子血脈,僅僅是個女孩,會怎么樣對待葉不悔呢?” “而且皇帝又不是沒有兒子,現(xiàn)在齊王、蜀王都年長,可繼承皇位,又迫切搜索太子血脈干什么呢?” “葉叔假如不是不悔的父親,而是托孤的臣子,那為什么他堅持葉不悔不認(rèn)親,而要努力成為棋圣?這里面又有什么玄妙?” 蘇子籍想著,把一張紙拿出來,這是葉維翰最后給自己的,展開一看,卻是七個名字,寫有簡單信息,后面重重批著“可殺”! “這其實(shí)就是證據(jù),只要檢查下這名單上的人,是不是與太子之死有關(guān),就可以證明葉不悔是不是太子血脈。” “現(xiàn)在問題是,我現(xiàn)在被鑒定可能是太子血脈了。”蘇子籍想到了這點(diǎn),才真正頭疼欲裂。 有著半片紫檀木鈿,蘇子籍毫不懷疑自己能過著想過的生活。 童生、秀才、舉人、進(jìn)士,甚至狀元。 蘇子籍甚至對自己仕途都有過規(guī)劃,位極人臣官居一品青史留名當(dāng)然不錯,不過歷朝宰相執(zhí)政十年是基本到頂了,十五年必須退,否則就可能受皇帝猜忌。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就是一步登天往往不得好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