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孫宅占地頗廣,都不用問,就知道三代必有人考取了進士的功名,從大門這里看,就能看出來。 鄭朝建國初,就對房舍門庭的規格進行了要求。 沒有功名,哪怕是富甲一方的商人,院子建得再奢華,大門只能遵從百姓的規格而窄小樸素,不僅僅是這樣,連著屋舍的高度、屋門的寬窄,也都有著規則。 而有了功名,哪怕是秀才,那就可以改了門,加高加寬,區別于尋常百姓,改換門庭。 觀孫宅的大門,寬而高,兩還有著石獅子,端是大戶。 蘇子籍自己就是舉人,自然知道,這不是舉人家能有,必須是進一步的進士才行。 剛下了馬車,還沒上臺階,大門大開,孫不寒帶著一個管家和幾個仆人,出門迎接,爽朗笑著:“蘇兄,你可算是到了,快快請進。” “哎呀,解元公來了!”孫不寒的話未說完,五個人齊擁出來,都穿著青色大袖衫,戴著舉人頭巾垂帶,見了蘇子籍不由分說道喜。 這五人認識了二個,岑善和莊宏榮是經常聽自己課的,聽聞都低低的中了舉,這得益蘇子籍不淺了,這時專門感謝:“我等謝過解元公教誨了。” 蘇子籍心里其實是微驚,雖知道岑善和莊宏榮本來就苦讀多年,自己不過是給予了臨門一腳,還是心驚。 “要是再讀一陣,又有人突破了什么辦?” 省試取舉人100人,一府中十幾人正常,額外多二個也不算多,可要是多十幾個,貢院就要震驚了。 蘇子籍口中連說:“大家同喜,同喜,至于岑兄和莊兄,怎么這樣說,你我不過是共同學習進步,謝我干什么?” “噢,不得推辭,快去快去。”眾人卻不肯罷休,擁著蘇子籍向書房而去,等到了,孫不寒笑瞇瞇推開書房的門,邀請蘇子籍入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