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桂榜頒布的影響自然不會只有坊間,朝堂上也自然第一時間知曉。 眾人對解元和亞元自然贊不絕口,但對于第三名那個不過九歲的經魁議論卻是最多。 “盛光遠?這是誰?”有人疑惑不解,“這名字聽著有些耳熟。” “能不耳熟?這是監國郡主的親弟弟啊!首輔大人的小舅子!”有人解惑。 “哎喲,我就說耳熟呢!嘖嘖,這可是真厲害,若非我親眼見過那孩子寫的策問,我只當是,咳咳,那什么了呢!” 那什么大家都清楚,自然是舞弊。前朝時科考舞弊層出不出,著實淹沒了好些人才,也擾亂了朝堂。今上吸取經驗教訓,對于科考舞弊狠抓了幾次,這朝堂才算漸漸明朗。 “優秀啊!如此小年紀竟有這般大見解,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這叫什么?不是一人家不進一家門?全家優秀,這實在羨煞我了!” 沈安和聽著眾人對盛光遠的夸贊,以及對自己的各種恭維,始終面帶微笑,既沒有過分張揚,也不至于被人說虛偽。 有人實在好奇盛光遠將來打算,便問沈安和:“沈大人,照您小舅子這名次,明年春闈后,將來不論貢生還是進士定有其一席之地,您是不是已經想好了將來他要走哪條路?依我看,盛公子年紀還小,最適合呆在翰林院啊!” 沈安和輕輕勾唇,見眾人都被此人問題吸引,索性幫他們一起解了惑:“小遠不會參加明年春闈,只有將來要走哪條路,這個要看他自己。” “啊,竟然不再繼續考了?那這豈不是很可惜?” 沈安和說:“大人剛不是說了,小遠年紀還小,所學有限,需得再沉淀,所以不急。” 話雖這么說,眾人也覺得有理。但說實話,若是誰家有這么一個天才,那定是恨不得讓其趕緊考完春闈再殿試,光宗耀祖之事不能拖! 但這畢竟是人家家事,他們不能皇上不急太監急,只得將這份羨慕壓在心底,想著等回去后定要多多督促家里那不成器的孩子,讓他們趕緊去學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