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部投資在100萬以下的電影,竟然引發了這么的熱點問題,其余關注度比起很多大投資的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造成這一切的起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這部電影是出自華國李凡之手。 更確切的說,是疑是出自華國李凡之手,這一點始終沒得得到百分之百的確認。 所有的人對此,都十分感慨。 華國李凡的電影在米國的影響力,或許比他們之前認為的更大。 眾多的米國媒體對此,也同樣十分感慨,紛紛就相關的事情進行報道。 …… 米國民眾關于《活埋》的熱議,以及米國媒體們的相關報道,自然早就引起了華國國內媒體和網友們的注意。 無論是對于媒體,還是對于網友們來說,這都是一個極為巨大的驚喜。 李凡竟然又出電影了。 媒體們的徹底的興奮了,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很快就被他們弄得清清楚楚,一篇篇報道慢慢充斥滿了整個網絡。 “米國著名電影投資人郝克托、達里爾兩人形成賭約,郝克托漂洋過海來到華國,向李凡先生求助!” “一部投資在100萬下的電影,能夠收獲2000萬以上的票房嗎?米國著名電影投資人郝克托、達里爾之間的賭約!郝克托向李凡先生求助,李凡先生出手,創作電影《活埋》!” “李凡先生再創作電影!源于米國著名電影投資人,郝克托與達里爾之間的一場賭約。” “李凡先生新電影《活埋》,在米國引發各界強烈關注!” “郝克托能夠贏得賭約嗎?李凡先生的《活埋》能否在米國收獲2000萬以上的票房?讓我們拭目以待!” “郝克托專訪:李凡先生是唯一能夠幫助我贏得這次賭約的人。” “達里爾專訪:李凡先生是一位偉大的電影人,但這并不代表《活埋》能夠取得高票房。我認為最后贏的人一定是我!” “米國民眾走訪:大多數人表示,對‘活埋’這兩個字感到擔憂。他們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勇氣去看這部電影!”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