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沈從終于看完了《千字文》,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之后,對王學民說道:“李凡小友果然天眾奇才,竟然能夠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一句,續寫成為這樣一部足以傳世的經典。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這部作品之所以叫做《千字文》,應該是因為這部作品不多不少,剛好一千個字?!? 王學民點頭道:“字數的確應該在一千字左右。既然叫做《千字文》,字數就的確應該是一千字無疑了?!? 《千字文》本來的確是剛好一千個字,且沒有重復的字。 這一千個字是殷鐵石奉梁武帝蕭衍的命令,從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手跡中拓下來的,一千個字全都不重復。 不過,因為殷鐵石的一千個字雜亂難記。梁武帝又讓文學侍從員外周興嗣重新編撰。 周興嗣在編纂的時候,重復了一個“潔”字(潔、絜為同義異體字)。 所以,嚴格說起來,《千字文》實際只運用了九百九十九個字。 后來到了近現代,因為簡化字、歸并異體字的原因,簡體中文版本的《千字文》,又只剩下了九百九十余個相異漢字(具體有多少個漢字,因異體字的歸屬而有不同說法)。 當然,總字數還是一千字,只是重復了幾個字而已。 根據異體字的歸屬不同,重復字的說法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并、誠、發、潔、昆、盤”這幾個字。 沈從感慨道:“區區一千個字,竟然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當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王學民道:“不僅如此,其講述的內容似乎還有規律可言。我覺得似乎可以將整部作品分為幾個部分。比如從第一句‘天地玄黃’開始,到第三十六句‘賴及萬方’結束,這三十六句便可以分為第一個部分。這一部從天地開辟講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霧和四時寒暑的變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鐵器、劍、珍寶、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飛鳥游魚等等,天地之間也就出現了人和時代的變遷。這些都是有規律可言的,簡直妙不可言?!? 沈從點頭道:“的確如此。而且,‘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鳴鳳在樹,白駒食場?;徊菽?,賴及萬方’這第一部分的最后幾句,又講到了人類的早期歷史,以及商湯、周武王時盛世的表現。區區十幾二十個字,就概述了上千年的歷史,可謂是字字千金!” 王學民又道:“不過沈老,這其中有一句,我似乎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