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當然也無可厚非,因為狄仁杰的影視形象,太過于深入民心。 在前世,關于狄仁杰斷案的小說作品,首先當推荷蘭人高羅佩所著的《大唐狄公案》。 高羅佩原名羅伯特·漢斯·梵古立正克,其著作《大唐狄公案》,寫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 高羅佩作為一名荷蘭人,卻撰寫關于中國唐代狄仁杰的斷案小說,是因為他十分推崇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中國的古文明嘆贊備至。 他認為中國固有的公案傳奇,遠比西方流行的偵探推理小說高明。 最開始,高羅佩讀到一本清初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他對清人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中主人公狄仁杰屢破奇案大為折服. 高羅佩對西方偵探小說,和中國公案傳奇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較后,認識到書中所描寫的中國古代法官的刑事偵訊本領,無論在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偵破奇案的能力方面,還是在犯罪心理學的素養方面,比起福爾摩斯、格雷警長等現代西洋大偵探來,均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還發現中國公案小說,在西方偵探小說問世前,就已在東方盛行了好幾百年,而以探案為題材的短篇故事,甚至在1000多年前就在中國廣為流傳,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也早出現于若干個世紀前古代中國的舞臺上,或被當時的說書人描述得栩栩如生。 另外,高羅佩還驚奇地發現,中國讀者喜歡讀西方的偵探小說,這些小說在西方水平很低,而且當時翻譯成中文后水平更低了。 還有,中國源遠流長的公案傳奇,在西方卻屢遭訛傳和貶低,中國古代法官的形象,在西方也常受到歪曲和損害,高羅佩對此深為不平,他決心為中國的公案傳奇正名。 這些原因都促成了他撰寫《大唐狄公案》。 高羅佩所寫的第一個故事《銅鐘案》,便大獲成功,之后一發不可收拾,高佩羅連續寫出了《迷宮案》、《黃金案》、《鐵釘案》、《四漆屏》、《湖中案》等故事,這些故事均大獲成功。 高羅佩先后寫了15個中長篇故事和8個短篇故事,這些故事組成了《大唐狄公案》,約130萬字。 《大唐狄公案》的問世,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聲譽極高,徹底的改變了中國公案傳奇,在西方人眼里的形象,一些西方國家至今重版不絕。 狄仁杰也因此成為了,西方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感謝高羅佩先生讓西方世界認識了狄仁杰。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