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況且,每個人之間的距離隔得也并不遠,大家都有所照應。 張光齡、羅允文二人也一起出發了,李凡則帶著秦雨霖和四位老爺子,慢悠悠的在后面走著。 反正今天也不可能發現恐鳥,又何必那么著急?慢慢體驗一番荒野中特有的粗狂,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一眾生物學家們行進的速度也不快,因為他們每每發現有價值的線索,都會停下來考察一番。 一路上,如果發現有野雞、野兔什么的,李凡都會張弓搭箭,那些都是食物,既然遇上了,自然沒有放過的道理。 秦烈、蘇易霖兩位老爺子,見李凡張弓搭箭很是有些手癢,讓李凡也給他們每人做了一副弓箭。 兩位老爺子都是軍人出身,文武雙全,用弓箭打獵自然不在話下。 三人相繼拉弓,有些時候還會來一番比試,興致非常高。 鄭潔、梁生兩位老爺子看得也十分眼熱,要求李凡把弓給他們,讓他們也射上一箭。 李凡自然樂意,只是兩位老爺子都是文人,射箭這玩意兒實在是不適合他們,射出去的箭距離獵物至少也有一丈遠。 分別射了幾箭之后,兩位老爺子訕訕的把弓還給了李凡,他們還是看看熱鬧就好。 一行人就這樣走走停停,在荒野之中穿行。 到了傍晚時分,眾人慢慢匯合,選好了一處地方,搭帳篷,做晚餐,討論著各自今天的發現,商量著明天搜索的路線。 第二天,眾人收拾好東西繼續出發。 情況和昨天差不多,一眾生物學專家們發現、考察,再發現,再考察。 李凡、秦雨霖、四位老爺子則游玩、打獵,再游玩,再打獵,頗為悠哉悠哉。 就這樣向東走了幾天,直線距離已經走了超過200公里,生物學家們也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關于恐鳥的線索,腳印、排出不久的糞便、脫落的羽毛等等,這些都表明恐鳥似乎離大家越來越近了。 一眾生物學家們越來越興奮和期待。 小咒的聲音也突然在李凡的腦海中響起,“主人,發現恐鳥的蹤跡了。” “終于來了!”李凡精神一振,在腦海里問小咒道:“小咒,在什么地方?距離此地多遠?有多少只恐鳥?是路過那個地方,還是常居在那個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