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韓忠寫道:“《水滸傳》中有類似的事件,但這些事件雖然類似,情節卻截然不同。如林沖買刀和楊志賣刀、武松打虎和李逵殺虎、武松殺嫂和石秀殺嫂、江州劫法場和大名府劫法場、以及林沖起解和盧俊義起解等等,事件類似卻寫出了完全不同的情節,充分的展示了生活的豐富多彩和人物性格的異彩紛呈。這顯然也是《水滸傳》顯著的特色之一。” 楊啟銘寫道:“《水滸傳》中有許多許多的事件,許多許多的故事,這些故事騰挪跌宕,引人入勝,讓人永遠也難以忘記,比如,‘拳打鎮關西’、‘武松打虎’、‘武松斗殺潘金蓮與西門慶’、‘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等等。《水滸傳》是一部奇書。我同意岑庚先生的說法,不讀《水滸》,不知天下之奇。” “……” 眾多的名人名家們,紛紛發表了自己對《水滸傳》的解讀和點評。 書迷們非常喜歡看名人名家們的解讀和點評,一是因為他們能夠因此更加準確的理解《水滸傳》,二則他們喜歡的《水滸傳》,有一種被官方認可的感覺。 他們喜歡和享受這種感覺。 他們一邊看一邊在網絡上議論不停,而議論著議論著,他們突然又回到了最開始的問題。 那就是《水滸傳》的開篇,為什么會寫一些神神叨叨的東西?整部作品看下來,開篇的那些東西,似乎與全文并沒有什么聯系。 還有,《水滸傳》寫得是梁生好漢們的故事,但故事開篇的人物,卻并非梁山好漢,而是貫穿全書的反派人物,奸臣高俅。 并且,還不是簡單的寫,而是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寫高俅的發跡史。 作者李凡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 之前,書迷們沒有搞懂這個問題,也沒有名人名家們出來解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