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魯達在文殊院穿了法衣、袈裟,還得長老賜了一個法名,喚作“智深”。 從此之后,魯達又叫做魯智深。 出家做了和尚,那自然就要遵守佛門的清規戒律,要做到“三皈”、“五戒”。 然而,這對魯智深來說,顯然是一件非常的困難的事情。 魯智深這個和尚,注定不會做得風平浪靜。 在文殊院里呆了幾個月,吃不了肉,喝不了酒,魯智深的嘴里已經淡出個鳥來。 一日出了文殊院散心,在半山亭碰到一個賣酒小販,魯智深大喜過望,上前便要買酒喝。 然而,賣酒小販認出魯智深是文殊院里的僧人,不肯賣酒給他。魯智深便踢倒酒販,直接搶酒喝。 直喝得醉意醺醺的回到文殊院,看守山門的和尚遵照寺規,不許醉酒的魯智深入寺。 魯智深便借著酒勁,直接打進山門,一路直接打到藏殿。監寺召集寺中火工、雜工等二三十人,要教訓魯智深,卻被他打得狼狽逃竄。 文殊院第一次被魯智深鬧得雞飛狗跳。 看到這里的時候,一眾書迷們微微一笑,他們就知道魯智深無法在文殊院里老老實實的做和尚。 魯智深醉酒已經破了清規,又大鬧文殊院,更是壞了規矩,好在智真長老最終對魯智深只是稍加訓誡,讓其不可再犯,并沒有多嚴厲的處罰魯智深。 然而,讓魯智深不可再犯,顯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又過了三四個月,魯智深再次下山,到山下酒館買酒喝。 這一次又喝醉了,回山途中,魯智深酒勁發作,練起拳腳,竟將半山亭撞坍半邊。 到了院門口,守門和尚關閉山門,不許魯智深入寺。魯智深先是打壞門外的兩尊泥塑金剛,打進山門后又大鬧禪堂,引發“卷堂大散”。 一眾職事僧請求智真長老出面不果,便繞開智真長老,聚集寺中雜工、仆役二百余人,要教訓魯智深。 然而,魯智深“指東打西,指南打北”,一直打到法堂下,最終是智真長老出面方才將其喝止住。 魯智深兩次醉酒大鬧文殊院,智真長老無奈之下只得讓魯智深離開,介紹魯智深到東京的大相國寺去,讓魯智深在那里討個職事僧做。 就這樣,魯智深離開了五臺山文殊院,前往東京大相國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