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切無憂矣-《小農民大明星》
第(2/3)頁
李凡掛斷電話,嘴角現出一絲苦笑,他之前的預感果然是正確的,果然有麻煩事要來。
那島國大和尚果然有些來者不善,而且明顯是有備而來,也很明顯就是沖著劇組而來的。
這尼瑪是什么情況?羨慕、嫉妒金山寺的名氣大,香客多,香火旺盛?
不過,這要嫉妒也該是江浙一帶其它的寺廟嫉妒啊,一個島國的寺廟嫉妒個什么?
金山寺香火旺盛,又影響不到他島國的寺廟,他嫉妒個什么?
李凡頗有些莫名其妙。
還有,那“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偈子,真是那島國和尚所創?
李凡對此很是有些懷疑。
這一句偈子李凡自然非常熟悉,是前世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所作,是佛界最有名偈子之一。
這個世界縱然沒有神秀,但其作者也不可能是一個島國和尚不是。
那么,那一偈到底是誰所作?又為何到了那島國和尚的手里?
李凡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并不會太困難,因為他擁有仙緣空間,擁有空間商城。
在一個無人之地,李凡的精神力閃身進入空間之中,在空間商城里購買了一顆搜索膠囊。
而后,在搜索膠囊的幫助下,李凡得知“身是菩提樹”一偈,確實出自于華國,而并非那島國和尚所創。
那么,為何華國僧人不知道這一偈,那島國和尚卻是知道?
原來,這個世界的“身是菩提樹”一偈,是唐代一位無名僧人所創,那位無名僧人或許是一位云游高僧,他將這一偈刻于某座石碑上之后,便繼續云游離去。
無名僧人并未向任何人說起,他曾經在一座石碑上,留下了如此一偈。
而那座刻有“身是菩提樹”一偈的石碑,也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被人發現。
就這樣,如此有禪意的一偈,就如同那位無名僧人一樣,在歷史上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
而那島國僧人之所以會知道那一歇,想來是因為這次前來華國,在某種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那座刻有“身是菩提樹”一偈的石碑,欣喜如狂之下,便留為己用了。
李凡對自己的這種判斷非常有自信。
而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后,李凡暗自點頭,事情并沒有那么復雜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湛江市|
当阳市|
昂仁县|
唐河县|
北宁市|
广平县|
武隆县|
蚌埠市|
山西省|
绿春县|
阿城市|
会泽县|
包头市|
济南市|
玉溪市|
乌苏市|
福清市|
电白县|
慈利县|
兴仁县|
巴塘县|
隆昌县|
白玉县|
临夏县|
甘泉县|
加查县|
新邵县|
竹溪县|
襄汾县|
锦州市|
堆龙德庆县|
中卫市|
白玉县|
凤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明水县|
龙胜|
喜德县|
荣成市|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