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易、柳元二人看到了李凡微博上的詩,的確是一首現代詩,但卻是一首可以讓人回味無窮的現代詩。 兩人眼中閃過驚喜的神色,白易哈哈一笑,說道:“好詩,好詩,真是一首好詩!這是我看到過的,最好的一首現代詩。沒想到現代詩也能夠用如此簡單的文字,渲染出如此讓人回味無窮的韻味。” 柳元同樣贊道:“不簡單,真是不簡單,那小子的才情與天賦,當真是讓人羨慕,一首現代詩,生生寫出了古詩的韻味,這毫無疑問是到目前為止,我國詩壇最經典的一首現代詩。” 韓忠笑道:“你們不失望了吧?不過,話說回來,以前還真不知道那小子寫的現代詩,也可以如此之經典,不愧是詩壇第一人。” 白易又道:“那小子之所以會寫這樣一首詩,應該是看到三圣村游人如織的畫面,偶有所感。既然他將這一首詩發表了出來,如果不賞析一番,實在是心癢難耐。韓會長、老柳,賞析的事情就讓我來吧,就不勞煩二位了。” 聽白易如此一說,柳元眼睛一瞪,正要說話,卻見韓忠笑瞇瞇的搶先說道:“老白啊,實在是非常的抱歉,關于這首詩的賞析,我剛剛已經發表出去了,就在你們剛剛看詩的時候。事實上,我是已經編輯好了賞析之后,才告訴你們有這首詩的。當然,我的賞析肯定并不全面,你們還可以補充補充嘛。” “韓會長,你……”白易、柳元二人齊齊無語,他們這才發現,韓忠也可以如此的“陰險”。 不過,也沒有辦法了,誰讓韓忠先發現李凡的詩呢。 現在也只有去補充補充韓忠的賞析了,白易、柳元二人頗有些郁悶的,同時點開了韓忠的微博。 只見其是這樣寫的,“剛剛讀到李凡小友的一首現代小詩,實在是喜不自禁,這樣的一首小詩,簡簡單單34個字,卻蘊藏著無窮無盡的韻味。 首先,我們可以想象得到,這是詩人站在某一高處,看著自己的家鄉三圣村里游人如織,心有所感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 村子里的游人們在看風景,這首小詩寫的也是游人們看風景,但其筆墨卻并沒有揮灑在對風景的描繪上,只是不經意的勾繪出那橋、那樓、那看風景的人…… 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那流水、那綠草、那岸柳…… 它就像一副淡淡的水墨畫,把那若隱若現的,虛化的背景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而把畫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風景的橋上人和樓上人身上。 更確切地說,是落在了這兩個看風景的人,在觀景時相互之間所發生的,那種極有情趣的戲劇性關系上。 游人在橋上看風景,詩人在樓上看風景,在橋上看風景的人,成為了在樓上看風景的詩人眼中的風景,想之妙趣橫生。 當然,在樓上看風景的人,不僅僅只是詩人,他還可以是其他的游人。 詩的上節以寫實的筆法,曲折的傳出了那隱抑未露的橋上人,對風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樓上人對橋上人的無限情意,構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