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世民謙讓一番之后,與十王共進森羅殿,分賓主坐定。 而后,秦廣王詢問李世民,涇河龍王狀告他許救后又反殺一事,李世民將事情的前因后果說了。 此事自然是那涇河龍王犯了天條理應當斬,與李世民無關。 秦廣王了解了情況之后,向李世民道了聲歉,然后又讓催判官取生死簿,看李世民的陽壽還有多少? 催判官取出生死簿先看了看,這一看卻是大驚,原來那生死簿上寫著,“南贍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斃于貞觀一十三年?!? 而今年正是貞觀一十三年。 崔判官大驚之下,連忙取出墨筆,將“一”字上下各添了一筆,變為了“三”字,而后才將生死簿遞給秦廣王。 秦廣王看過之后便說,李世民還有二十年的陽壽,將送李世民還陽。 就這樣,崔判官送李世民還陽,而在還陽之前,催判官對李世民建議,讓李世民還陽之后,做個水陸大會,超度那些無主的冤魂,普諭世人為善。 李世民自然應允了。 李世民還陽之后,便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讓各處官員推選有道的高僧。 而后,有朝臣推選了著名的“江流兒”,玄奘法師。 李世民了解了“江流兒”的故事之后,特意招見了玄奘,一番對答之后,對玄奘非常滿意,當即賜了玄奘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讓其著手準備水陸大會。 玄奘謝恩應是。 到了一個良辰吉日,玄奘聚集了一千二百名高僧,開壇講經,水陸大會正式開啟。 這個時候,觀音與惠岸化作一老一小兩和尚,也到了水陸大會現場,經過仔細審視之后,觀音確定了那玄奘法師,正是他要尋找的取經之人。 于是,觀音將錦瀾袈裟、九環錫杖拿在手上,徑直向著宰相蕭瑀走去。 蕭瑀見錦瀾袈裟艷艷生光,便問觀音那袈裟和錫杖如何賣?要多少錢? 觀音回答說,袈裟要五千兩,錫杖要二千兩。 蕭瑀又問,如此之貴,可有什么好處? 觀音說,穿我袈裟,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