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紂王說那女媧有何功德?需要他親自前去降香。 大臣說:“女媧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時共工氏頭觸不周山,致使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水灌入人間,百姓遭受無妄之災。 女媧乃采五色石,煉之以補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報之。 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風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陛下當往行香。” 紂王聞言,便準了大臣所奏,同意明日前往女媧宮降香。 一眾書迷們看到這里,無變得更加的興奮和激動。 “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補天”,均是李凡之前推出的神話傳說故事,大家已經耳熟能詳。 現在,李凡在《封神演義》一開篇,便連續引用了這兩個故事,讓大家倍感熟悉和親切。 對下面的故事,變得更加的迫不及待。 第二日,紂王在滿朝文武的陪同下,駕車出朝歌南門,三千鐵騎,八百御林,武成王黃飛虎保駕,前往女媧宮。 來到女媧宮,紂王為女媧降香之后,忽然刮來一陣狂風,卷起幔帳,現出女媧圣像。 紂王見女媧圣象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國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 這一見之下,紂王不禁神魂飄蕩,陡起yin心,尋思自己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縱有六院三宮,卻并無如此艷色。 于是在宮壁上作詩一首: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 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嬌艷;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這詩赫然有讓女媧去他寢宮,陪侍他左右之意,乃是一首褻瀆女媧的艷詩。 文武百官見后,大驚失色,紛紛勸諫紂王,說女媧娘娘乃是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紂王萬萬不可題詩褻瀆,讓紂王將詩抹去。 然而紂王卻說,他不過是看女媧娘娘有絕世之姿,作詩贊美而已,何來褻瀆之說? 紂王不肯將詩抹去,文武百官也不敢再勸。 待紂王率文武百官離去之后,女媧真身降臨女媧宮,看見墻壁上紂王所題之艷詩,不禁大怒。 而后,女媧掐指而算,成湯伐桀而王天下,享國運已經六百余年,如今氣數已盡,天意使然。 女媧此時乃妖界統領,于是發出“招妖幡”,命三妖前來覲見。 而后,三妖來到,分別是千年狐貍精、九頭雉雞精和玉石琵琶精。 女媧對三妖說,殷商在紂王帝辛的統治之下,氣數將近,另有圣主已生在周,天意已定,氣數使然。 女媧讓三妖隱其妖形,托身進入宮院,惑亂君心,待武王伐紂之時,以助其成功,成就周天下。 三妖詢問女媧,誰是武王? 女媧說時機未到,武王未封,讓三妖等待即可。 而后,女媧又說三妖不可殘害眾生。 尊之,日后可修成正果。反之,將遭受天譴,萬劫不復。 三妖領命而去。 紂王回到朝歌之后,對女媧之美貌始終念念不忘,朝暮思想,寒暑盡忘,寢食俱廢,每見六院三宮,真如塵飯土羹,不堪諦視。 紂王寵臣費仲為討好紂王,便說紂王乃萬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堯、舜,天下之所有,皆是紂王之所有。紂王可傳下一旨,頒行四路諸侯,讓四路諸侯每一鎮,選美女百名以充王庭,這樣一來,天下美女盡歸紂王所有。 紂王聽后大悅,第二日便下達了旨意。 只是,旨意剛一下達便遭到了,以比干為代表的,一眾重臣的強烈反對,苦苦勸諫之下,紂王終于取消了旨意。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