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首詩并不難懂,說的便是鯉魚躍龍門的傳說。 這個世界自然也有鯉魚躍龍門的傳說,大概是說在很久以前,龍門還沒有被鑿開,伊水流到龍門處,被龍門山阻擋,在山南積成了一個大湖。 居住在黃河里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 它們從孟津段的黃河里出發,通過洛河,又順著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 這時,一條大鯉魚便建議大家跳過龍門山,其余鯉魚聽了卻是不敢跳,說龍門山這么高,肯定是跳不過去的,摔下來肯定會摔死的。 大鯉魚卻是不怕,勇敢的奮力一跳,跳到半天云里,帶動著空中的云和雨前行。 一團天火從身后追來,燒掉了大鯉魚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于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 其余鯉魚見了,無不羨慕不已,也就忘記了害怕,爭先恐后的向上跳去,都想要跳過龍門山,化成巨龍。 然而,能跳過龍門山化龍的鯉魚只是極個別,絕大多數的鯉魚都跳不去,從半空中落下來,在額頭上落下一個黑疤,直到今天也沒有消失。 正是:“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這首詩秦雨霖、唐瑩二女自然能夠聽懂,而聽了這首詩后,二女便有些偃旗息鼓了。 李凡這廝連詩都整出來了,還說什么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這就是說這些黃河鯉魚,可都是去跳過龍門山的,雖然最終沒有跳過去,但跳到空中的時候,多多少少都已經沾染了一些仙氣,也是差一點化龍的存在,那自然便不是普通鯉魚了。 它們重新落回水里,只不過是為了陪伴,其它那些普通的凡魚罷了。 這樣一來,兩個丫頭除了偃旗息鼓之外,又還能有什么辦法? 秦烈哈哈一笑,說道:“好一句‘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你小子這詩雖然沒有驚天動地,但卻把‘鯉魚躍龍門’的傳說,概括的非常傳神。不錯,不錯!” 李凡嘿嘿一笑,說道:“多謝爺爺夸獎,我們這就回屋吧。這條半步化龍的大鯉魚還活著呢,得趕緊回去養著,如果死了可就不好吃了。” 秦烈點頭道:“也好,我們回去,中午就吃這半步化龍大鯉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