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看到劍門關的奇險,眾人又不住點頭,這劍門關易守難功,在那個冷兵器時代,三萬兵馬抵擋十萬大軍的進攻,的確是非常有可能的。 …… “蒲主任,現場已經準備完畢,應邀的詩人們也已經全部到場,詩會可以正式開始了。”一名工作人員說道。 蒲國忠點點頭,又看了看現場黑壓壓的人頭,心中再次感嘆了一下,幸虧昨天及時更換了場地,不然,還真容不下這么多人。 隨后,蒲國忠通過麥克風說道:“現場的每一位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前來參加我們這一次的劍門關詩會,雖然我知道你們主要是為誰而來,但我還是非常歡迎你們。” 一段調侃式的開場白,讓現場很多人都是哈哈一笑,注意力也全都集中在蒲國忠的身上,他們知道,詩會應該就要正式開始了。 蒲國忠見到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同樣也是微微一笑,然后又就此次詩會的舉辦原因、目的、規模等情況,做了一番介紹。 再之后便把現場交給了主持人,主持人叫做賴文云,本身也有詩人的身份。 現場人數如此之多,更有李凡在場,賴文云顯得很是興奮,說道:“我非常榮幸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在這劍門關前,劍門關雖然奇險異常,歷來便是兵家要地,然而它也是古時入蜀的通道。 蜀道之艱,歷來便被眾多文人騷客感慨。事實上,不只是劍門關的蜀道,整個府南省四周入蜀的蜀道,全都非常艱險。 歷史上,文人騷客們留下了許多關于劍門關之險,關于蜀道之艱的詩詞文章。 比如,唐代文學家李德裕就寫過,‘群山西來,波積云屯。地險所會,斯為蜀門。層岑峻壁,森若戈戟。萬壑奔東,雙飛高闕。翠嶺中橫,黯然黛色。樹若雄屏,以衛王國。’讀之讓人心潮澎湃。 而我們今天在此相聚,便是要追隨歷史上文人騷客們的腳步,在此留下壯麗的詩篇,讓歷史的腳步,也記住今天的我們。” 賴文云的這一番說辭,不得不說,非常的有感染力。 使得現場所有的詩人們,全都神情振奮,恨不得立馬大筆一揮,寫下一首錦繡詩詞,讓歷史將這一刻銘記。 就連言牧、莫白、杜風、王齡、陸然、林云風等人都是如此,誘惑力實在是太大。 不只是詩人們,就是那些專門為李凡而來的詩詞愛好者們,又或者游客們,在聽了賴文云的說辭之后,也同樣心神一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