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事實上,《黃帝內經》是一部綜合性醫書,是由無數華夏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的。 但現在,在神話傳說中,它是由黃帝和岐伯二人合著,也是華夏“岐黃之術”一說的由來。 在腦袋里想清楚這些,無數的讀者們激動萬分,網絡上熱議一片。 “哈哈!現在終于知道我華夏傳統醫學,為何被稱之為‘岐黃之術’了。岐伯,原來在黃帝時期,還有這么一位偉大的醫學家。” “之前有炎帝嘗百草,創立醫學,現在又有黃帝與人合作醫學巨著。我華夏炎黃二帝,都為人類醫學做出過如此巨大的貢獻,想想就讓人激動。” “原來炎黃時期的文化,已經如此燦爛多彩,太感謝李凡先生了,讓我們看到了我們之前,并不了解的炎黃時期。” “的確燦爛多彩,而更重要的是,李凡先生的這篇作品還沒有結束,后面肯定還有其它精彩在等著我們,實在是太讓人興奮和激動了。” “……” …… 網友們興奮又激動,但最興奮、激動的卻不是他們。 陳小飛,是華國的一位醫學專家,不過四十余歲,便已經擁有了不少的名氣,甚至是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名氣,參與過多項國際醫學研究。 而陳小飛的醫學導師華文山,更是一位國際著名的醫學專家。 無論是華夏傳統醫學,還是西方醫學,陳小飛和華文山都有著深入的研究,在他們看來,兩種醫學沒有孰高孰低之分,都值得不斷的鉆研。 而身為華夏兒女,對于華夏傳統醫學,自然有一種不同于西方醫學的特殊感情。 只是,讓陳小飛和華文山,以及其他很多醫學者,一直非常引以為憾的是,他們始終沒有找到,華夏的傳統醫學,又被稱之為“岐黃之術”的原因。 他們翻遍了傳統醫書、史料,做了很多的推斷,也曾經得出過種種答案,卻始終沒有得出一種有說服力的說法。 曾經在一次國際性的,醫學學術交流會上,一位西方著名的醫學專家,向華文山請教一個問題,問華夏的傳統醫學,為什么又被稱之為“岐黃之術”? 這個問題讓華文山瞬間有些尷尬,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最后只能無奈的搪塞過去。 當然,那位西方醫學專家,并不是誠心要讓華文山難堪,他是真誠的向華文山請教。 事實上,這個世界的西方醫學界,對于華夏的傳統醫學非常認可,華夏傳統醫學,在國際醫學上的地位很高。 很多的西方醫學專家,都非常喜歡研究華夏傳統醫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