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既然都已經來到了古庸的微博,眾人也就順手點開了,這部叫做《西廂記》的作品的第一章。 “話說在山西河中府的東邊,有一座寺廟,叫做普救寺,乃大唐則天娘娘所建的香火院,后來荒廢傾圮了,由崔相國重新修建。 武座廟宇,規模宏大,非同小可。高大的山門,莊嚴肅穆,樓閣殿堂,各占地勢,錯落有致……” 這一看,眾人倒是吃了一驚,這尼瑪竟然是古代背景,說好的純愛小說呢? 他們雖然基本上沒有看過,古庸的前三部純愛小說,但大致內容還是了解的。都是現代背景嘛,什么時候變成古代背景了? 這倒是讓他們想起了,古庸的另外一部作品《牡丹亭》,難道這是一部類似于《牡丹亭》的作品? 眾人在心里嘀咕,如果真是這樣,他們倒是有了看下去的興趣。 《牡丹亭》他們是很喜歡的,看厭了現在那些情情愛愛的小說和電視劇,看到《牡丹亭》那樣的古代言情作品,那絕對是耳目一新的感覺。 現在,這《西廂記》似乎也給了他們耳目一新的感覺。 比起這些人的意外,一眾純愛小說迷們倒是顯得很淡定,他們早就已經猜到了,《西廂記》是一部類似于《牡丹亭》的作品,這一看,還真是這樣。 古代背景下的純愛小說,純愛小說迷們很興奮。 一路看了下去。 這前三章主要是說,崔相國病故,崔老夫人和女兒催鶯鶯,以及崔鶯鶯的丫環紅娘等人,送崔相國靈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暫住河中府普救寺。 然后是崔鶯鶯等人,入住普救寺之后的一系列情況,以及崔鶯鶯與鄭恒的婚約情況等等。 再然后是一進京趕考的書生張生,為看望一知交好友,特意繞道河中府…… 三章不過一萬余字,用不了多長時間便可以看完。 看完之后,各界人士議論紛紛。 “古庸寫這種以古代為背景的小說,倒是得心應手,這部《西廂記》從前三章來看,對古代那一套一套的,熟悉得很啊!” “這很正常,我記得古庸剛剛出道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過,說古庸對于歷史應該有著很深入的研究,這從他的成名作《越女劍》中,便能夠看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