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郭學文看著眼前的巖石,越看心里越是激動,越看越是覺得,這是一塊能夠為泰山景區,帶來無數游客的寶石。 他相信,凡是在網絡上看到這一張巖石圖片,看到巖石上這一首詩的人,都會想要親自到這泰山之巔,來感受一下“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即便是因為種種原因,短期內不能成行,也一定會把泰山之行納入計劃當中,等到時機成熟,便會前來。 還有很多人甚至會一次、兩次,多次的前來。 那么,這一塊巖石就一定要保護好,絕對不能讓其遭到破壞。 要如何保護和利用這塊巖石?這事必須得和景區辦公室,其他高層和專業人員仔細的商量,務必要拿出一個最完美的方案。 郭學文在心里喜滋滋的琢磨著,而附近還停留在這里的游客,則依舊還在興致勃勃的討論著這一首詩,又或者分享著此時心中的情緒。 受到《望岳》一詩的感染,游客們全都詩性大發,不少游客都即興作上一首,吟誦出來,都是關于泰山的詩。 雖然詩的質量實在是不怎么樣,甚至有些啼笑皆非,但游客們卻是哈哈大笑,連贊好詩,大家要的只是一種氣氛。 吟者無心,聽者有意,郭學文突然心思一動,心道:“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慕名來到這泰山之巔的游客肯定不少,那為何不在此舉辦一場,以‘泰山’為主題的詩詞大賽呢? 大賽面向任何游客,以娛樂為主,詩文是其次,想必會有很多的游客有興趣參加,這樣一來,這里就更加熱鬧了。 山腳下是對聯大賽,而山巔之上是詩詞大賽,這充分彰顯了,我泰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嘛。” 郭學文越想越是心動,連忙把助理叫過來,就地商量起詩詞大賽的事情來。 …… 天色越來越暗,游客們陸續散去,回到酒店休息。 郭學文和助理蔡旭,以及保安們最后也離開了。 喧囂了幾個小時的泰山之巔終于安靜下來,慢慢被夜色籠罩。 …… 第二天,天還未亮,泰山之巔上已經是人潮涌動,人聲鼎沸。 大家望著東方,正在等待一場視覺奇觀,泰山日出。 這也是游客們會選擇在這里歇息一夜的主要原因。而昨天傍晚的“李凡留詩”,則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