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過了一會兒,兩人說到壓歲錢的事,蘇情輕聲一嘆,說道:“在家族里面,長輩們給晚輩的壓歲錢紅包越來越大,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李凡想了想,說道:“好事壞事,不好統一而論,看各人的心態吧。” 事實上,不只是蘇情的家族,現在幾乎所有人給晚輩的壓歲錢紅包,都越來越大。 這固然有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的原因,但又未嘗沒有一些其它的原因。 比如親朋好友之間,出于面子的原因,錢太少拿不出手。又或者怕錢拿的太少,對方的家長會不高興。 另外也有長輩對孩子過于溺愛的原因。 甚至還有一些人,將給出的壓歲錢的多少,當作是一種相互間攀比的工具。 我給的多,那就說明我比你有錢,我就很有面子。 有些家長,也喜歡攀比自己的孩子得到的壓歲錢的多少,如果比對方多,那就會覺得很有面子。 而作為孩子來說,有些孩子在收到壓歲錢之后,也不懂得感恩了,認為那長輩應該給的,給的少了,還不樂意。 甚至有些孩子之間,也會攀比得到的壓歲錢的多少,沒人家的多,就會覺得沒有面子。 以上種種,都使得“壓歲錢”到了現在,悄悄的有一些變味了。 “壓歲錢”的感情成分、感恩意識和祝福意識,似乎也已經在逐漸的淡化。 這讓李凡覺得有一些遺憾,他認為“壓歲錢”不應該變味,應該回到它的本質之上,那是一種祝福,包含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和心意,是對孩子的深情祝福。 另外,我們也應當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壓歲錢”。 當然,“壓歲錢”有變味的情況只是少數,大多數人給壓歲錢還是很本質的。 只是,對很多人來說,“壓歲錢”是件讓人很頭疼的事情,給多給少,有很多要考慮的因素,頗難決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 吃過早飯之后,李凡與蘇情二人,去給村里的長輩們拜年。 今天是春節,大多數人都選擇走親訪友,朋友聚會,又或者出門游玩。 是以,今天的村子,在經過昨天的沉寂之后,又恢復了幾分熱鬧,有很多的游客早早的就到了村子。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