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某家長聊天群,這個群共有1000多人,其孩子大都為七、八歲,十歲左右。 家長們經(jīng)常在群里分享,交流一些帶孩子的經(jīng)驗等等。 “今天都有誰看了《聰明的一休》?” “我知道這本書,是李凡最新的漫畫作品,今天剛給家里的小子買了一本,不過我沒看。” “咱們又不喜歡漫畫,看那做什么?不過,我記得群里好像有些家長,似乎挺喜歡漫畫的。” “《聰明的一休》挺有意思的,我建議大家都可以看一看,尤其建議和孩子一起看。” “不是吧?那有啥看頭?” “嘿嘿!你們看過之后就知道了。還有,還沒有買《趣味兒童》的,要趕緊去買了。我估摸著這一期的《趣味兒童》,可能會賣斷貨。” “真的假的?成,那我也趕緊去買一本,反正也不貴。” “……” 這個家長聊天群,只是全國無數(shù)個家長聊天群的縮影。 大多數(shù)的家長聊天群,在今天,也都上演著類似的聊天內(nèi)容。 此外。 “老公,回來的時候帶一本最新一期的《趣味兒童》,聽說里面的《聰明的一休》,很是值得我們一看。” “老劉,你是不是要去買《趣味兒童》?也跟我?guī)б槐尽!? “小林,我記得你上班的旁邊,似乎有一家報亭,麻煩你幫我買一本《趣味兒童》帶回來。嗯,對對,最新一期的。” “……” …… 就這樣,李凡今天的兩部新作品,《少年包青天》因為“包青天”三個字,使得《趣味兒童》多出了很大一批新的買者。 而《聰明的一休》,通過年輕的家長們口口相傳,使得《趣味兒童》又多出了一批新的買者。 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一個上午的時間,全國不少的銷售點的《趣味兒童》,竟然都賣斷貨了。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