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京城,著名編劇于海的家里,今天來了兩位客人。 一位是經常過來串門,同為編劇的劉正,另外一位同樣是于海的老友,全國著名小品演員趙佩林。 于海很是難得在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品茶,說道:“我說老趙啊,你這大忙人最近不是在準備春晚的小品嗎?今兒怎么有空跑到我這里串門來了。” 趙佩林,今年48歲,著名小品演員,春晚的常客,已經連續五年上春晚了,今年又接到了春晚導演組的邀請。 趙佩林抿了一口茶,輕嘆一聲,說道:“正是為了今年的小品煩心啊,之前為春晚準備的幾個劇本,這幾天我是越看越不滿意。這不,準備到你這個大編劇家里來找找靈感。” 劉正笑道:“老趙,幾個劇本都不滿意?那些劇本有那么差?” 趙佩林聽后,搖搖頭,說道:“那些劇本倒也不算差,用在平時當然綽綽有余,但要用在春晚上,總感覺不夠,笑點也太少了。唉!每年都要為這春晚的劇本愁白頭啊!” 于海、劉正聽后,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春晚是每一個藝人最夢寐以求的舞臺。 然而,當藝人們真正接到春晚的邀請后,又會為春晚的節目焦心不已。 又尤其是像趙佩林這樣,連續幾年上春晚的小品演員,說為春晚節目愁白頭,那是一點也不夸張。 因為,他們能連續幾年上春晚,那就表明他們的作品很受觀眾們的喜愛,而觀眾們越喜愛他們的作品,對他們的作品就越是期待。 觀眾們對他們作品的期望值越高,他們所感受到的壓力無疑也就越大。 要問全國的觀眾朋友們,對于今年的春晚,最為期待的節目是什么? 其中無疑就會有趙佩林的小品。 所以,于海與劉正二人,完全能夠理解趙佩林此時的焦愁心情。 只是,他們再如何理解,卻是一點忙也幫上,他們是電視劇的編劇,對于小品劇本創作,實在是不怎么在行。 “老趙啊,這離春晚還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你也不必太著急嘛,總會找到靈感的。”于海說道。 趙佩林搖頭嘆道:“3個月的時間太短了,去年春晚的小品,我可是足足準備了半年,今年卻只剩下3個月的時間了,不夠啊!” 于海與劉正對視一眼,也同時嘆了一口氣,他們知道,一本優秀的小品劇本,有些時候甚至比一本優秀的電視劇劇本更加難以創作。 適合趙佩林上春晚的小品劇本,那自然就更加難以創作了。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