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事實上,每屆比賽都會有那么一兩個,因為沒有及時提交作品被淘汰出局的,讓人頗為惋惜。 李凡可不希望這樣子被淘汰出局。 其余的63名參賽者顯然也有這樣的想法,此時他們全都坐到了電腦前,等待著比賽的開始。 網友們也挺準時的,只是他們在等待的同時,還不停的議論紛紛。 “馬上就開始了,不知道這第一題是什么題?” “這個誰知道呢,每年都不一樣。” “還有幾分鐘就看到了,大家拭目以待吧。” “……” 在萬眾矚目當中,時間來到晚上6點半。 華國詩詞協會官方網站界面一變,第一輪淘汰賽的題目赫然出現在官網上。 此時,整個官網除了這道題目,和一個半個小時的倒計時標識之外,再無其它任何東西。 此時,無論是參賽作者還是無數網友,精神都是為之一振,仔細觀察起這道題目來。 李凡自然也不例外。 這是一副畫,看樣子是要根據畫中的內容作詩了。 畫面當中是一座普通的農家小舍。土坯墻面,茅草屋頂,四周有些破舊的柵欄,顯示出這戶人家并不富裕。在房屋門口坐著一位中年婦女,一件衣服攤開放在雙膝上,左手撫著衣面,右手拿著一根縫衣針,似乎是正在將衣服密密地縫綴。 在中年婦女旁邊不遠處,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男子正在整理一個包袱,似乎是要出遠門。男子身上沒有穿外套,他的外套應該就是中年婦女正在縫綴的那件衣服。 在柵欄門外,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遠方…… 這就是整副畫面的內容。畫面并不復雜,一個年輕男子要出遠門,她的母親正在給他縫綴衣衫。 李凡卻是眼睛一凝,隱隱有些淚光。 此時,許多人都看懂了這一副畫。 “這是寫給母親的詩,這就是今年第一輪淘汰賽的題目。” “我想我們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母親……,此時的我,眼睛有些濕潤。” “是啊,這道題一出,讓我們頓時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不過,這種詩可不好寫。” “嗯,寫給母親的話好寫,但寫成詩就不容易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