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明竅中、后期的修士。 全都流露出深不可測的氣息。 他們都是內門精英中的精英。 年齡最小的一個,甚至還只是個十幾歲少年,也同樣流露出成熟氣質。 李隨安暗自咋舌。 強自鎮(zhèn)定起來,默默打量起藏經閣三樓的格局。 殊不知,大家陡然看到一個練氣期上了三樓,才更加的好奇。 再仔細一想,便知來者是誰了。 不由對李隨安又多了幾分關注。 想看看這個在練氣境,就以全勝戰(zhàn)績晉級甲等弟子的家伙,到底有何神異之處? …… 整個三樓靜悄悄,連低聲聊天的都無。 大家都各自找地方席地而坐,以神念翻閱各種典籍,或者在四周逛著,尋找自己所需之物。 此前在外門中時,就有聽聞過—— “藏經閣的三樓,又有個‘傳承秘境之地’的美譽。” 李隨安以前不太明白。 直到看到三樓的空間布局才明白是何意。 這里與一樓、二樓圖書館式的建筑風格完全不同。 此地空間更加龐大。 走進這里,仿佛來到一片星空古洞之中,一眼望不到頭。 他沒有感覺到空間傳送感,應是用了某種芥子納須彌的手段。 一門門功法秘籍也都以不同形式存在。 有的功法幻化成一條似魚非魚似鳥非鳥的異獸,在虛空中遨游。 有的如頑石一顆,被隨意丟棄在洞府一角之地。 又有一株小草,獨占一地,劍氣四溢,獨領風華。 這才是宗門的核心傳承之地啊。 只看的李隨安大為眼熱。 大家都不是新手,即便是第一次來這里,此地也無人做介紹,卻只消多看幾眼就明白這是什么狀況。 所謂“修士尋靈法,靈法亦擇有緣。” 高深的傳承,無論功訣術法、陣器丹符、醫(yī)卜獸傀……都十分珍貴,甚至擁有靈性。 藏經閣三樓傳承之地,擁有特殊規(guī)則,可以將功法的靈性放大,呈現出種種生靈形態(tài)的模樣來。 使其更加形象。 修仙界還喜歡將功法分成三六九等。 各功法基本延續(xù)了根骨“凡、虛、真、靈、玄、地、天”的品級劃分。 只是叫法有些不同。 字眼上的區(qū)別。 譬如“靈法級”便是靈級功法,“玄妙級”便是玄級功法。 一眼可明。 《人族煉體術》便是一門玄妙級的煉體功法。(注1) 李隨安也曾在一本傳記體小說中,看到過一位強人前輩說過,“功法只分兩種:適合自己的和不適合自己的。” 她的觀點是: “任何功法在創(chuàng)造之初,都不是特意設計出來給你修煉的。 修士可以修煉的功法有很多,卻未必都適合自己。 而能同時適合上品靈骨與意念劍骨修煉的,也未必多。 唯有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能夠創(chuàng)造功法的,都是修仙界宿老。 無不是那些境界高深,高屋建瓴、了然于胸之輩,才有資格創(chuàng)造功法。 但那位強人前輩偏生是個例外。 她天資無雙、聰慧過人,在練氣期之初就視諸多高深功法如敝履,棄之不用,轉而開始閱覽無數道冊、典籍,自創(chuàng)功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