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布武初啼-《蘇子籍小說名字叫什么》
第(2/3)頁
這話不實,四書五經7級,離舉人還有不少差距,可以說,新進的秀才,到八月秋闈之時,任憑怎么學,都不可能中舉。
本朝大臣紀遷,8歲就參加縣試,雖現在由于當了大臣,稱之神童,其實有點嘩眾取寵。
19歲才中秀才,直接參與州(省)試,結果大敗而歸,23歲中舉,24歲入京考失敗,以后屢次失敗,直到30歲才中進士。
按照蘇子籍的估計,如果說秀才的最低標準是5級的話(文化落后縣可能4級就可),舉人起碼是10級,進士不清楚,或要15級?
這鴻溝,不是任何人能跨越,除非縮在家里一口氣讀到大成才去考試,才能連沖三關,不過現實沒有這樣的人。
蘇子籍只是笑著:“只是今日有些才思罷了,府學的講師的確才學過人,以余兄你的才學跟悟性,學上幾個月,必定也能有所收獲。”
這話并不是假,收獲肯定有,但中舉就別想了。
余律現在的智力,其實和現在的自己相當,算是百里挑一。
但沒有半片紫檀木鈿的話,哪怕是自己,也必須至少三年,一年跨一級才可中舉,至于進士,起碼再加六年。
本次秋闈,余律等人,斷無機會。
“哎,但愿如此。”才這樣想,就聽余律擔憂的說:“不過,秋闈時,起碼數千秀才齊聚,都是有著才學,只擇百人,跟府試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童生考取秀才,半數是年輕人,而秋闈時,一省之內,鄭朝開國來的所有秀才,都可能搏一搏這舉人功名,四五十歲的老秀才入場,毫不稀奇,這競爭的確是更激烈了。
“況且,除了府學,還有不少秀才家學淵博,家中有著大儒,或拜在大儒門下,有名師開小灶,到時中舉的人中,他們人數必是最多。”
說到這里,余律就想到了丁銳立,對蘇子籍說:“丁公子,似乎就拜在于先生的門下。”
這事蘇子籍不太清楚,只知道丁銳立的老師是位丁憂回家的進士。
就聽余律說:“這位于先生,乃是二榜進士,曾在翰林院任職,因父喪丁憂回了故里。”
“三年丁憂,丁公子家有人曾是這位于先生的同窗,丁公子因此得以拜在于先生門下,在許多人看來,都是這次鄉試的奪魁人選,我父親因此勸說我,戒驕戒躁。”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巨野县|
马公市|
大悟县|
日照市|
南汇区|
临武县|
开原市|
石阡县|
长岭县|
绥阳县|
宜城市|
黑水县|
潜山县|
济宁市|
天柱县|
房山区|
莫力|
石狮市|
牟定县|
晴隆县|
囊谦县|
庆阳市|
沧州市|
汽车|
涞源县|
德惠市|
鄂尔多斯市|
汝阳县|
河南省|
中超|
盐亭县|
苏州市|
南开区|
彰武县|
伊宁县|
那坡县|
新化县|
阿克|
门头沟区|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