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論是平臺上,還是校場內,所有視線已然全部集中在了第五區(qū)域。 曹魏眾將與江東諸將紛紛開始進行聲援,都在力挺己方武將取得勝利。 究竟是陳武以靠前順位取得勝利,還是張郃后來居上發(fā)生逆轉? 包括劉璋在內,全都無比的好奇。 這一場結果,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只是一個結果的概念。 無關緊要。 包括曹魏方面同樣如此。 最多張郃落敗,被江東鄙夷一番。 可是唯獨對于江東諸將來說,意義完全不同! 陳武,可是代表了江東第三順位! 換而言之,就是江東排行第三的猛將。 如果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曹魏第六順位的武將擊敗,顏面何存? 陳武本人,同樣知曉這個道理。 在交手五十回合后,仍舊咬緊牙關步步緊逼。 唯恐一個懈怠,讓自己,讓江東背上恥辱。 張郃同樣如此。 五十余合的爭斗,早就拿出了全力。 可遲遲拿不下對面的陳武。 張郃雖然沒有陳武這般的巨大壓力,可爭強好勝之心,同樣不允許他落敗。 河北四庭柱是不咋樣,可是也輪不到一個小小的陳武隨意詆毀! 雙方以死相拼,都想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對手。 可越是如此,戰(zhàn)況便越發(fā)的僵持。 轉瞬間,又過了三十合。 形勢終于發(fā)生了轉變。 陳武氣力消耗嚴重,開始不可逆轉的落入下風。 戰(zhàn)刀在持久戰(zhàn)中,就是與長槍無法比擬。 大開大合的時間越長,力量流逝的就越發(fā)嚴重。 張郃同樣感覺到了疲憊,可是槍法講究靈活多變,對于力量的依賴遠遠小于戰(zhàn)刀。 陳武的力量,速度出現(xiàn)明顯的下滑后,張郃頓時振奮精神,再度開始爆發(fā)。 一強一弱之間,雙方的差距正在迅速擴大。 陳武也從勉強應對,迅速轉變到疲于應對,再到最后的手忙腳亂。 曹魏眾將頓時大喜,紛紛開始發(fā)出熱烈的喝彩。 一方歡喜一方憂,江東眾人臉色陰霾,士氣明顯低落。 如果沒有突變發(fā)生,最多二十余合,就要分出勝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