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夏水軍首戰慘敗,并沒有影響到曹軍的士氣。 更沒有影響到曹操的雄心壯志。 十五萬大軍以及五千余水軍繼續東進,往烏林港進發。 南郡的地形是比較奇特的。 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形成了一個夾角,自西便是南郡。 江水匯入處的北岸便是夏口,也是之前陸遜的駐軍地。 順江而下沒多遠便是樊口,再往前便是柴桑。 在理論上來說,曹操率領步軍一直東進,是可以行進到與夏口隔江相望的。 不過實際上并不能做到這一點。 南郡不止湖水密布,同時還有很多矮山和土坡。 根本沒有步兵發揮的機會。 這一段路程荒無人煙,幾乎和夷陵至魚復這一段路程差不多。 沒有城池,也沒有兵馬駐守。 想要在長江與夏口交匯處于陸遜決戰,是極不現實的。 十五萬步軍根本不可能抵達那里,最遠也就是行進到烏林。 烏林地勢平緩,適合步軍駐扎。 這里是搭建水寨,訓練水軍的最佳之地。 一旦出現重大變故,水軍還可迅速登岸,轉而變成之前的步兵,不至于陷入進退失據的地步。 郭嘉派遣黃祖先行一步,并不是為了占據烏林,而是讓他占據烏林對岸的赤壁。 占據長江兩岸,分別搭建水寨,日后陸遜軍不論在哪里駐扎,都可以對他形成水,陸兩方面的壓制。 曹操也曾經提出了陸遜駐守夏口,不揮師西進怎么辦。 對此,郭嘉非常自信的表示,不會出現這個情況! 陸遜這種儒將,絕對不可能在夏口坐以待斃。 烏林與赤壁分屬長江南北兩岸,不但自身地勢險要,更是扼守咽喉的要地。 尤其是長江南岸的赤壁,陸地與豫章郡相連。 可以說占據烏林,南郡無憂,占據赤壁,豫章無慮! 反觀夏口,雖然扼守著漢水與長江的交匯處。 可由于身處北岸的原因,只能保證江夏無虞。 隨意舍棄烏林,赤壁兩處險要,無疑是戰略上的重大失敗。 就算不考慮豫章郡,放開水域讓曹軍肆無忌憚的建立水寨,打造戰場,訓練水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