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昌壁,戊己校尉城,也是目前新的西域長史府。 目下秦公劉璋的統(tǒng)治并未深入西域,而是止步在敦煌郡玉門關(guān)。 因此長史府的一號人物長史,仍舊是漢靈帝劉宏任命的張晏。 四國聯(lián)軍越過龜茲國后,張晏根本沒有任何反抗,急忙率軍逃往高昌壁。 這也不能怪罪張晏,實在是敵我勢力差距太大! 張晏僅有常駐兵馬一千人,而四國聯(lián)軍二十余萬。 哪怕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將張晏活活淹死。 迫于無奈之下,張晏只能率軍逃往高昌壁,依托六部車師和堅城面前抵擋。 至于求援漢朝內(nèi),張晏自己就給否決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國內(nèi)都亂成什么樣了,誰還有心思顧及西域怎么樣? 剛剛被秦公劉璋派來的一萬大軍也都覆滅了,短時間怎么可能還有兵馬來援。 張晏知道,想要平定這一切亂局,唯有依靠他自己。 在四國聯(lián)軍的威脅下,張晏如愿以償?shù)哪哿肆寇噹煹牧α俊? 可是六部車師總?cè)丝诩悠饋矶紱]有四國聯(lián)軍的兵力多,硬實力差距依舊極為懸殊! 若不是高昌壁城池堅固,漢朝在西域的力量已然被徹底清除。 都說久守必失,不過這句話在張晏身上并沒有應(yīng)驗。 長時間的堅守,不僅為自己帶來的喘息之機,還迎來了變數(shù)! 變數(shù),就在今天。 張晏突然發(fā)現(xiàn),二十萬四國聯(lián)軍的背后,又出現(xiàn)了十萬大軍! 如果是其他人,定然會認(rèn)為這是四國聯(lián)軍的援軍而被嚇得當(dāng)場昏厥。 但是張晏不同,他非常了解大宛,烏孫,康居,龜茲這些國家的底蘊。 強行湊齊十萬人是沒有問題,可是國家不要了嗎? 況且二十萬多萬人圍攻高昌壁,已然是大材小用。 沒能攻下完全是地形險要的原因。 再多十萬人,也只能是在后面看著干瞪眼,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 事實也正如張晏所料。 這十萬大軍,正是馬超,法正為首的西域聯(lián)合軍! 畫面極具喜感! 大宛,烏孫,康居,龜茲四國組成聯(lián)軍攻打高昌壁。 法正,馬超聯(lián)合了大宛王,康居王等國組成聯(lián)軍救援高昌壁! 大宛王和康居王親自攻打己方士兵! 當(dāng)然了,這一切并非出自大宛王和康居王所愿,一切都是被法正裹挾的原因。 自從赤谷城被焚毀,龜茲國被徹底夷滅后,大宛王和康居王更不敢有絲毫的忤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