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烏桓首領蹋頓與袁紹非常交好,曾經在對敵公孫瓚的時候就頻頻出兵相助袁紹。 這次也沒有例外,蹋頓親率五萬烏桓騎兵前來南皮,準備幫袁紹扳回一城。 此外瀕臨冀州魏郡的并州,袁紹的外甥高干也在袁紹的授意下,集結了五萬并州士兵于壺關。 壺關位于上黨郡,瀕臨曹操暫居的冀州魏郡。 雙方一旦爆發大戰,壺關可徑直東進,進攻鄴城。 渤海郡,南皮縣,臨時大將軍府。 自從袁紹敗退南皮后,便將之前的郡守府改成了臨時大將軍府。 之所以沒有設立為大將軍府,就是想著有朝一日反攻鄴城。 經過數個月的調養,袁紹的身體已然痊愈。 不過由于年歲漸長,數次經歷重大打擊,袁紹的身體已是大不如前。 這次再度調集軍力,也終于下定決心,調集了整個河北袁氏的全部力量。 此戰即決戰,也是終戰! 贏了,不僅拿回失地,更可以一鼓作氣渡過黃河,徹底擊敗曹操。 敗了,再沒有反抗的力量,袁紹性命堪憂,袁氏可以宣布覆滅。 這不僅僅是關乎天下歸屬的一戰,還是袁紹以及袁氏的存亡的一戰。 臨時大將軍府內,袁紹正襟危坐于主位之上,袁譚,袁熙,袁尚分列一旁。 雖然麾下四庭一柱死的死,降的降,可大將仍有諸如牽招,焦觸,王門,張南及呂曠,呂翔兄弟。 文臣方面有審配,逢紀,荀諶,陳琳,及辛評,辛毗兄弟。 兩度經歷大敗損兵折將后,袁紹陣容仍然堪稱豪華,麾下聚集著當世二三流的謀臣武將。 大將軍府內座無虛席,也讓袁紹的底氣異常充足。 “諸位,據說從年后開始,曹賊便開始大范圍的調兵遣將。” “劉備從汝南敗退后,曹賊后方再無壓力,目前河北已有不下十萬曹軍!” 袁紹話音一落,便引起一陣竊竊私語。 官渡之戰袁紹率領十萬大軍,卻敗于僅有兩萬兵馬的曹操。 倉亭一戰,袁紹再度以十五萬精兵敗于五萬曹軍。 曹操仿佛是袁紹的克星一般,總能夠以少勝多,以弱擊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