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識時務者為俊杰!當初第一次相見的時候,我就知道伯覦絕非等閑之輩!” 劉璋眼神清明,絲毫沒有任何異樣。 仿佛忘記了自己第一次看見衛覬的時候還準備宰了他! 衛覬笑了笑,也很自然的選擇遺忘不愉快的歷史。 當初他并沒有因為衛仲道的死和父親在雒陽受到屈辱就失去理智。 實際上衛覬從一開始就知道,當時的衛家已經不具備與劉璋為敵的資格了。 尤其是想要依靠何進這種弱智的前提下。 好在通過冷靜的判斷與處理,衛覬成功取得了劉璋的諒解。 劉璋也對衛覬的感念頗多。 尤其是車懸陣,這些年為劉璋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衛覬落座之后,再次拱手相謝。 “多謝秦公夸贊!” “伯覦,客套的話就不多說了,如今關中形勢嚴峻,說說你的意見。” 劉璋再次直入主題,衛覬也沒有拐彎抹角,當下說出了河東郡的情況。 “秦公,河東郡目前共有人口四十五萬。經過在下多方了解,弘農郡有人口十五萬左右。” “當然這個數字包括了之前從關中逃難的人口,不過也是未來可以遷徙的數字!” 竟然有六十萬! 劉璋在心中驚呼一聲,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逃亡漢中的百姓有四五十萬,荊州南陽附近也有十多萬,如果再算上衛覬所說的六十萬,關中人口一下就來到了百萬之數! 在這個時代,有人才有一切! 百萬人口,至少能為劉璋提供五萬精銳! “太好了!伯覦,這些人口需要多久遷徙完成?” “至少需要六個月的時間。” 衛覬沒有思考,直接脫口而出,顯然是已經做足了功課。 “半年。。。” 劉璋喃喃自語一聲,這個數字與他的預期仍有不小的差距。 “如此看來整個關中僅僅是安置百姓,就需要一年之久。。。” 劉璋對衛覬沒有任何懷疑,以衛覬的能力,既然說出了這個時間,肯定是有所依據。 “伯覦,也不瞞你,明年的正月,我將正式稱公建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