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唯一讓劉璋詫異的便是袁紹竟然舍棄了鄴城,逃回了他發家的南皮! 不過即便歷史的車輪發生了一些偏轉,恐怕袁紹覆滅的結局依舊難以改變。 “公達,河北最終的歸屬已成定局!” “如果沒有作為,你叔叔的結局也隨之注定了。” 劉璋并非無故生事,他已經看到了未來。 曹操稱公的時間,恐怕比歷史上還要早。 這次袁紹沒死算他命大,但是不代表著袁紹能夠力挽狂瀾。 等到曹操徹底消滅了河北袁氏,聲勢和威望就到達了頂點。 歷史上曹操平定河北的時間也就在這幾年,即便劉璋想要干涉,也是有心無力。 關中破敗成這個樣子,自保尚且有巨大的問題,更何況對外征戰。 攻占雍涼的同時,也讓益州軍對外征戰的精銳折損大半。 沒有五年的時間,很難形成巔峰戰力。 五年的時間,整個關中的復興最多也只能是剛見起色。 人口遷徙是否順利?人口基數是否足夠?農耕經濟是否繁榮? 沒有人口,糧草產量肯定無法跟上! 整個關中的難題數不勝數,能不能順利解決依舊還是未知數。 而且關中自給自足容易,但是單獨負擔東進大軍的糧草供應,仍舊是難于登天。 可以說劉璋就是恨死曹操,咬碎了后槽牙,也只能看著他一步一步收下河北。 中原河北統一之后,曹操還能滿足丞相之位嗎? 雖然在歷史上能,但是現在一定不能。 現在有了劉璋秦公的先例,曹操的魏公還會遠嗎? 到了那個時候,荀彧再想利用潁川世族牽制曹操就是癡人說夢了。 歷史也證明了在曹操兼并中原河北后,潁川世族也紛紛徹底倒戈。 例如與鐘繇所在的鐘氏,陳群所在的陳氏,甚至郭嘉死后,郭氏也徹底倒向曹操一邊。 沒了潁川世族作為后盾,荀彧就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任由曹操揉捏了。“主公,我叔叔的事實在是無能為力。” “他是一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 荀攸非常理解劉璋想要得到荀彧幫助的心情,可是他更能一眼看穿這件事情的結局。 莫說寫信勸說了,恐怕就是有朝一日拿下潁川,荀彧都不會效忠劉璋。 二者的理念差距太大了,僅僅是對待世族的態度上,荀彧就無法接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