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兵部尚書周覓緩慢地眨眼,半晌后,這位戎馬半生的老將軍上前兩步,聲音沙啞道: “臣,兵部尚書周覓,彈劾宰相陳朝!” “既然宰相方才說,城外大興土木,實際上是為了幫助百姓重建家園,這是好事,老臣無話可說。可國庫里的錢糧關乎大紀之將來,不能輕易挪用,宰相陳朝指使戶部尚書秦相如大肆挪用國庫里的錢糧,致使我大紀數十年積蓄一掃而空,若此刻敵國來攻,我大紀又當如何?” 周覓在這場彈劾紛爭中,雖然不是主攻手的位置,但也絕對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他話不多,沒有王士斌那樣能說,但他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了點子上,是一個真正難纏的對手。 陳朝這才關注到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軍。 周覓以武將身份,卻掌兵部尚書一職,實在是奇怪。 朝廷最怕的就是武將擁兵坐大,所以歷年的兵部尚書都是文臣出身。 可周覓卻是一個例外。 看來,先帝很信任這位老將軍。 陳朝還沒發話,秦相如上前,解釋道:“周老大人,挪用國庫里的錢糧實在是無奈之舉,先前朝廷向災區撥的賑災糧食,根本不夠,粥不浮筷,有的人一天只能吃一頓飯,長久以往,又有多少人要被餓死?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餓死。” “秦尚書善心,天地涕零,可……國庫里錢糧的底線不能輕易動,這是自古定下的規矩,就算千萬年過去,這個規矩也不能變,那些錢糧是戰備物資!是大紀戰時的依仗!為那些小家而舍大紀?孰輕孰重?秦尚書明白否?” “……”秦相如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當時,他也力勸相爺不能動國庫里的錢糧紅線,可是相爺當時正在興頭上,誰的話都不聽進去,所以才造成了如今這個局面。 周覓說的不無道理,那些錢糧是戰備物資,是大紀戰時的依仗,若敵國此時來攻,大紀應對不暇。 為了十幾萬百姓,舍了大紀? 孰輕孰重? 今日,此劫難逃…… 秦相如無奈地嘆息一聲。 正當秦相如沒有絲毫辦法時,陳朝走上前,直面老將軍周覓。 二人對視一眼,旗鼓相當! 這也是朝堂上真正能與陳朝扳扳手腕的人了。 “宰相,你可有何話要說?”周覓先開口了,并不像王士斌之前那樣咄咄逼人,言語間充滿戾氣,恨不得把人生吞活剝,周覓像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他彈劾陳朝,不是為了黨爭,也不是為了抱私仇。 只是因為陳朝做錯了,他提出了而已,僅此而已。 他,周覓,為的是大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