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永興元年,臘月初四。 在戶部尚書秦相如的安排下,休養在府幾個月之久的陳朝離開魁壽街,前去城外主持賑災事宜。 坐在馬車里,掀開車簾,一路看過去,觸目驚心。 外面的世界白茫茫一片,田里的積雪有一米多深,半人高。 這次受災的情況,比奏折上寫的還要嚴重些,那些數字乘以倍數的往上增加。受災的百姓高達三十多萬人,京城周邊各縣鎮,沒有一處無辜。 車隊于午時抵達受災最嚴重的一個縣,青山縣。 這個縣常住人口達到八萬人,經過初步統計,全縣境內將近八成的房屋全部都被大雪壓塌,各式各樣的帳篷被臨時調來,扎在空地上。 但近日,大雪不停,有的帳篷不堪重負,有毀壞的跡象。 陳朝換上一身常服,走下馬車,帶著韓忠和秦相如便衣走訪,了解實情。 街道上,到處都是無家可歸的百姓,他們被賑災的官兵安置在臨時的庇護所,成千上萬的百姓擠在一起,相互抱團取暖。 年幼無知的孩子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三兩聚在一起,撅著屁股,堆著雪人玩,而那些漢子們將手蜷縮在袖子里,排隊領著救濟的糧食。 時不時就會發生打架,斗毆現象,臨時的安置所亂作一團,官兵們苦苦支撐。 陳朝駐足,看著雜亂的一切,心情沉重,輕聲低嘆。 “這樣下去不行,遲早有一天會出事。要想辦法讓這些災民找點事情做,分開精神,都是血氣方剛的漢子,閑起來會出事的。” “相爺……話雖這么說,可賑災向來這樣,牽一發而動全身啊。”秦相如躲在厚厚的棉服里,只露出腦袋。 他是戶部尚書,賑災主官,這些年賑過大大小小的災。 依他的眼光來看,現在這種情況算是好的,調集過來的救濟糧尚有富余,不擔心餓死人。 只要等大雪過去,災區重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換句話來說,現在的情況不能輕易改變,誰也不敢保證新的政令下達后,會不會引起民眾動亂。 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陳朝想了想,既然他來了,這一切都該變了。 以后世的視角來看,讓這些災民全部聚集在一起,每日無所事事,只等著領救濟的糧食填飽肚子,度過災年,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也是十分不明智的。 陳朝抓起路邊的雪,揚在空中,目光復雜,“秦尚書覺得,這次災情會持續多久?” “一般三四個月……不過看今年的鬼天氣,五六個月,半年也是有可能。”秦相如道。 “半年時間,秦尚書覺得半年時間,這些災民會一直聽朝廷的話嗎?安安分分地待在這里。” 秦相如搖搖頭,苦笑一聲,“肯定不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