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此,是否有些操之過急?” 方休對陳朝下達的命令保持懷疑態度。而陳朝聽罷只是笑笑,伸手摸了摸小頑童王武的腦袋,讓他帶著妹妹先回家,告訴他爹王小二,自己一會兒去家里做客。 王武聽罷,拉著妹妹就往家里跑,邊跑邊說,“伯伯,一定要來啊。” 陳朝招招手,直到兩個稚童消失在視線中。 二人走后,陳朝才開始思考方休的問題,想了想說道:“操之過急?不盡然,教育要從小抓起。” 陳朝看著遠處田埂上一些半大的小子無所事事,指著他們,看向方休道: “方大人以為,他們長大成人后,會過什么樣的日子?” 方休瞇眼看了看,背著手,聲音沙啞道: “他們都是一些厭學的孩子,老夫前幾日讓他們過來讀書識字,可他們竟然說讀書無用,說什么也不肯過來。至于長大成人后過什么日子,那得看他們自己了……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將會和父輩一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和田地打交道,成為踏踏實實的農人。上進一些的,則是進城討生活,做點小生意勉強糊口,不上進的,或許是學壞,成為地痞流氓,或許被賣入地主家里成為長工……而那些女童,年紀不大就要嫁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越說到后面,方休的語氣就越沉重。 寒門難出貴子! 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陳朝的良苦用心。 就算是用錢砸,陳朝也要把所有的孩子都送進學堂,給孩子們一個出頭的機會。 陳朝呼出一口濁氣,目光看向遠處: “《尚書》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百姓才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一直以來,大紀實施的都是精英教育,也就是頂層勛貴人家的孩子們,才有資格接受教育,才有讀書識字的機會。這本沒有錯,底層百姓越是愚昧無知,越利于國家安定。” “不僅是大紀這么做,其他國家也這樣做。教育如此,經濟亦是如此,重農抑商?重仕人而輕商人,唯有將百姓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皇權統治才會穩固。” 陳朝的一番話,點破封建社會的丑陋,再說下去怕是要被某些人抓住把柄,好好參一本了。宋清婉有些擔心,抓住陳朝袖子一角,輕輕拽了兩下,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而方休、寧白芷和侯吉數人則是陷入深深的沉默。 陳朝拍了拍夫人宋清婉的小手,叫她放心,不要緊的。 若是因為說了兩句大實話被罷黜,這個大紀宰相算是白當了,今日只當是有感而發。 “國家穩固固然好,可這樣持續下去,這個國家沒有盼頭,或者說沒有希望,只依靠那些勛貴把持大權,國祚不會綿長,只有將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武裝起來,知識上的,經濟上的,軍事上的,這個國家才會戰無不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