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既然如此,那你還說誠意不誠意什么的?” “老娘要的是一個態度!” 陸氏拍著桌子,高聲道。 …… …… “見過知州大人!” “見過伯父,伯母!” 慕容海和陸氏還沒發話,陸正明就走了上來,親自托起陳朝的胳膊,打量這位寫出一條鞭法的大才。 只是瞧見陳朝這張臉的瞬間,陸正明微微一怔,只覺得這張臉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見過,但就是想不起來了。 也是,陸正明作為淮南知州,每隔幾年都要去京城在皇帝和朝廷諸公面前匯報政務,在朝堂上曾遠遠的見過陳朝,不過由于站的遠,不太看得清罷了。 “此篇策論是你所著?”陸正明問道,招手從慕容沖手里要過了折子。 陳朝看了一眼,點頭道:“正是。” “緣何所著?” “行至淮南,有感而發。” “哦?有感而發?其中有什么深意嗎?可否與老夫詳說一通。” “自然可以。” 二人不管在場還有沒有別人,當場談論起這篇策論問世的前后,陳朝話里有意引導,大致意思的他來到淮南,見到此地百姓安居樂業,聯想這一路走來時的場景,這才促成這篇策論的誕生,順便吹捧了一下陸正明的政績! 陸正明果然受用,笑的合不攏嘴。 到了陸正明這個年紀,這個位置,直接對他吹捧只會引起這個老頭子的反感,所以陳朝換了一種策略,讓人完全看不住陳朝是在刻意吹捧,可一番話下來,比直接吹捧更深入人心。 “大人政務勤勉,百姓愛戴,此篇策論能問世,知州大人功不可沒,我欲將此篇策論獻給大人,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聽著陳朝的話,陸正明一怔。 而一側的陸氏則是狂喜。 若是她的父親能得此篇策論,面呈諸公面前,陸家將一飛沖天。 但旋即,陸氏從狂喜中清醒過來,看向了一臉認真的陳朝。 好像明白了陳朝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