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洪七公? 驛館內(nèi)的諸葛瑾有點懵。 當細作將“洪七公”這個名字告訴諸葛瑾后,他整個人陷入了巨大的懵逼之中。 在荊州,他聽說過廖九公; 也聽說過,荊州名士黃承彥從襄陽遷居到江陵后,被此地人稱為“黃承公”; 也知道百姓、軍戶因為敬畏,對關(guān)羽關(guān)云長的稱呼為“關(guān)公”! 公,是敬詞! 能當?shù)闷稹肮边@個稱呼的,那必定是聲名顯赫之輩! 可這,洪七公? 誰是洪七公? 要知道,因為“劉備借荊州”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東吳在荊州布下了不少細作。 不夸張的說,整個荊州,凡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沒有諸葛瑾不知道的。 可…這個洪七公? 哪怕是他諸葛瑾再努力的去回憶,他也十分篤定,他記憶中,從未有過“洪七公”這個名字。 “難道…這洪七公是北邊來的?” 諸葛瑾單手揣著下巴,吧唧著嘴巴,喃喃道。 倒是他的兒子諸葛恪語氣篤定。“不會,這洪七公絕不會是曹營的?” “何以見得?”諸葛瑾反問。 “若是曹操派來的,或許會以荊州為賭注,但決計不會以‘合肥’為賭約。” 諸葛恪繼續(xù)解釋道:“父親提及過,當年赤壁戰(zhàn)敗,曹操致信于吳侯,說敗因是士兵得了瘟疫,無力再戰(zhàn),曹操是自己放火把戰(zhàn)船燒了,這才退兵了,讓周瑜贏得了大名!” 諸葛恪侃侃而談,“父親試想一下,如此梟雄赤壁鏖兵,華容潰逃,如此狼狽不堪之下尤未言敗,又怎會主動提及合肥淪陷,更以合肥能否攻破為由引起荊州之爭?” “父親也講過,曹操是個梟雄,既是梟雄,就不會會輕易言敗,更不會以自己的疆域作為賭約!” 諸葛恪的話說服了諸葛瑾。 他一邊頷首,一邊捋須,眼神中卻添得了更多的疑竇。“那依吾兒所言,這洪七公不是北邊的,可他又不是荊州的,那總不會是咱們江東的吧?” 『也說不定!』 諸葛恪眼珠子一定,像是心頭有了主意。 但他卻并不點破,“父親,這‘洪七公’是北邊的,或者是荊州的,亦或是咱們江東的,其實這根本不重要!” 唔… 諸葛恪看著他這個兒子,因為兒子的話,他短暫的思索過后,漸漸的面露驚喜之色,像是猜到了兒子接下來要說的話。 諸葛恪笑著道:“洪七公是哪邊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如今此蓋有關(guān)羽三枚印綬的‘布告’在江陵城貼的到處都是,滿城風雨,要不了幾日,整個江陵、整個荊州,乃至于整個江東的百姓都會知道這布告上的內(nèi)容。” “也會知道,若東吳能奪下合肥,那桂陽、長沙、江夏就永遠歸屬于江東!這將是整個江東與荊州百姓的共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