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排除。” “排除……” 江遠時不時的操作鼠標點一點,將看過的指紋從列表中剔除出去。如此一來,下一波匹配的時候,軟件給出的指紋就不至于重復了。 盡管如此,指紋匹配的繁復依舊沒有變化。 江遠每次重新標記特征點,就要重看150個指紋,平均30秒看一個,一組看下來就要一個小時了。 這也是指紋的復雜造成的。要是毫不相干的指紋,一眼撇過去就能翻頁了,但電腦給匹配的指紋,相似度相對較高,想要排除就得費點眼力了。 然而,指紋匹配的活計就是這樣,尤其是疑難指紋,總是在“我特征點標對了嗎”,“指紋庫里有這個指紋嗎”之間徘徊。 江遠也不例外,第四次微調(diào)指紋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 “應該調(diào)一個大的。”江遠不自覺的迸出這個想法。 原本,他是在20%的范圍內(nèi)進行微調(diào),但是,隨著排除的指紋越來越多,到第三次150個指紋的時候,系統(tǒng)給匹配的指紋,已經(jīng)非常夸張了,許多指紋用人眼去看,已是完全沒關聯(lián)的樣子了——兩次變形后的指紋,也不能指望系統(tǒng)有多準確的排序了,否則,江遠也用不著排到150個指紋。 但在此時,江遠卻是想到了其他的同行們。 他們肯定也懂得微調(diào)的,而且,要論耐心,做指紋崗的民警都不弱,看幾個小時的指紋算什么,指紋會戰(zhàn)的時候,參與的民警都要看15到20天的指紋,厲害的專家能看十幾萬枚,針對一個案子看幾千個指紋的實屬正常。 江遠手指微動,緩緩將嫌疑人的指紋,向中間縮進30%。 這個數(shù)字,肯定是夸張了,正常的變形是變不到這個程度的,但是,考慮到150枚候選指紋,后半部分的比中概率已經(jīng)低到了一定程度,江遠決定選擇一個正常指紋專家都不會選擇的比例。 當然,30%也不是隨手劃出的,江遠依舊是參考著中間較穩(wěn)定的區(qū)域,做出的編輯。 迅速的標記了新的特征點以后,江遠再點一次確定,略做等待,就看到了重新刷出的候選檢視名單。 依舊是從上往下看,不出所料,排在前面的指紋的相似度都極其不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