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直到后來攻下徐州,曹操本以為終于可以不用為糧草發愁了。 沒想到劉備反復背刺,逼得曹操不斷勞師遠征,將好不容易積攢的家底也全都拼掉了。 實際上曹操每年征收的糧食非常多,可實在架不住他四處用兵。 “奉孝,咱們府庫的情況你最清楚不過了,若是將糧草給了鮮卑人,那我們怎么對付袁紹?” 曹操本有三十萬青州兵,可是為何官渡大戰只帶了兩萬多人前往? 根本問題就是因為糧草不足,曹操無法負擔這么多人的糧食。 帶的士兵越多,曹操敗的越快! “主公,你說的我都了解。可是鮮卑人為何從街亭撤走入侵關中?” “除了覬覦關中的土地外,更多的是需要糧食。” “關中百姓已經被遷走了七七八八,鮮卑十多萬人肯定生活的極為艱難。如果事不可為,他們極有可能從蕭關退走,返回他們的大漠之中。” “鮮卑人一旦撤走,那咱們與劉璋之間,可就再也沒有緩沖的余地了!” 曹操眉頭緊鎖,心中不斷權衡著利弊得失。 糧草他確實有,隨時都可以調撥給鮮卑人。 可是曹操麾下的糧草總數就這么多,用一石就少一石。 給了鮮卑人,曹操自己麾下的士兵就得餓肚子! 袁紹十萬大軍已經在鄴城蓄勢待發,曹操實在不想再體驗一次以少勝多,以寡擊眾。 自己不是沒有兵馬,為何總是要為難自己呢? “主公,有失才有得!我們現在最缺少的便是時間!” “僅以糧草和口頭承諾就能換取將近二十萬騎兵,讓我們毫無損失的拖住劉璋數月乃至數年,難道還有比這更劃算嗎?” “如果劉璋毫無壓力的占據關中,那么兗州將會時時刻刻暴露在劉璋的兵鋒之下,我們再也不能肆無忌憚的領兵作戰了!” 事到如今,對于曹操勢力集團來說,已經有些危險了。 關中之地可以讓劉璋得到,但絕對不是輕而易舉的獲得,一定要讓他精疲力盡,甚至付出極大的代價后獲得。 至少讓劉璋得到關中后的三到五年里,失去再度擴張的力量。 “主公,鮮卑人替我們抗衡益州軍,或者我們自己派兵與益州軍爭鋒,二者必須選擇其一。” 曹操微微頷首,他已經完全明白了這件事的重要性,而且心中也已經有了決斷。 讓鮮卑人替他對抗劉璋。 唯一糾結的地方是提供不提供糧草。 若是僅僅以關中之地作為許諾,鮮卑人有可能因為糧食問題退走。 賭不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