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們目下糧草充沛,的確沒有太多顧慮。不過祁山道路途長遠,所有糧草全部依靠民夫搬運!十萬大軍北出祁山,消耗絕對是天文數字!” “如果戰事順利還好,一旦陷入膠著,我們的后勤立刻就會成為巨大的隱患。” 聽到龐統的一番說辭后,屋內眾人臉色全部凝重起來。 帥帳中的每一個人都不是等閑之輩,對于基本的后勤常識還是無比了解的。 假如一個民夫從漢中搬運十石糧草到天水,中途這個民夫就會消耗掉三到四石。 也就是說漢中郡的五百萬石糧食運到天水,能剩下三百萬石就不錯了! 如果益州能夠源源不斷的將糧食運輸到漢中還好,一旦有一天運送的糧食中斷,恐怕后勤問題立刻就會顯現出來。 劉璋更能深刻理解這個問題,歷史上諸葛亮除了第一次和第四次出兵祁山外,其它三次北伐再也沒有走過祁山。 這其中絕對有著糧草運輸的巨大問題。 “士元,祁山大路平坦,適合大部隊通行。咱們十多萬大軍,如果走陳倉道,就要面對大散關的問題,走儻駱道,幾乎是沒有可能,走子午道,更是極不現實!” “反觀涼州韓遂不僅要面對我們的進攻,更要面臨著武威郡馬騰的威脅!聽說上次二人打的難舍難分,馬騰應該不會放過對韓遂落井下石的機會。” “更何況我覺得即便沒有馬騰進行牽制,韓遂同樣我們的對手,雖不說完全沒有反抗之力,最多也只能是垂死掙扎!” 劉璋并不是無法被動搖,只是此刻心中還是傾向諸葛亮一出祁山的策略。 此時涼州還在自治,關中之地還處在混亂之中。 因此韓遂并沒有外援,劉璋只要占據了州郡,完全不會有其他顧慮。 劉璋的說辭并沒有將龐統說服,龐統眉宇間的緊皺并沒有得到舒緩。 “主公,你漏說了最重要的一條路,褒斜道!” “關中之地仍舊處于軍閥混戰,只要大軍直徑而出褒斜道,必定可以克敵制勝,一舉平定關中亂局!” “只要十萬大軍攻入關中之地,這些各自為戰的軍閥誰能抵擋?” “如果能夠以關中為根基,通過關隴大道或者蕭關古道,可兵分兩路直取雍涼之地。” 龐統的想法正好和劉璋相反,后者想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路線,前者雖然沒有穿越者的記憶,卻想著走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路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