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璋笑著看向朱儁,微微點了點頭。 “從俘虜口中得知,二位將軍被波才十余萬大軍圍在長社。” “我只有一千可戰之兵,縱使項羽復生,也難敵黃巾十萬之眾。” “因此,只能智取,不可強攻。我讓剩余士兵全部換上黃巾的衣甲,意圖混進波才大營。” “黃巾賊每天來投之人眾多,不乏數千之眾。被我等順利潛入。” “進入大營后我便發現破敵之計!波才必竟是草莽出身,居然依草結營,此乃取死之道!我等待時機,乘風放火,制造混亂。” 劉璋說的臉不紅心不跳,明明是首用此計的是眼前的皇甫嵩,他卻說的慷慨激昂。 原來如此! 屋內的眾人終于明白了,不是天降神火,而是劉璋深入敵營,乘風縱火! “劉校尉僅千人就敢深入敵營,佩服佩服。” “劉校尉武藝超群,智計無雙啊。” 劉璋笑著擺了擺手,忙說不敢不敢。 “一個多月的等待,終于迎來了大風!” “當夜,我軍分成三部,兩部縱火制造混亂,讓賊眾以為官軍偷襲。” “我親率一部跟隨波才,防止他逃跑。” “我料定波才見大勢已去必往南陽,讓兩部縱火之后前往必經之路埋伏。可笑那波才還以為我是去護衛他,伏兵一出,敵軍大亂,我趁亂砍了波才。” 劉璋最后一段說的風輕云淡,屋內眾人卻聽得是心驚肉跳! 從潛入,定計,等待,風起,縱火,埋伏,偷襲。一氣呵成。 這真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能做到的嗎? 皇甫嵩二人互相看了看,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震驚與。。。疑問。 “劉校尉真是文韜武略無所不能,僅靠千余人就擊潰了波才十余萬人,并且陣斬波才!” “我二人麾下萬人,卻只能被困于此城,真是妄為名將。慚愧慚愧。” 皇甫嵩沒什么建樹,是因為寡不敵眾。他依城拒守,讓波才不得寸進,已是大功。 朱儁就不一樣了,他是正面被擊敗,他是真的慚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