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旦四架軍隊的空天飛機交付,國內也必然需要討論新軍種的問題,現在的意見主要有三派:單獨成立太空軍、空軍改組太空軍、以及小眾的海軍改組太空軍。 前兩種不用說,最后一種的支持者大部分都是《三體》的粉絲,紛紛贊同“太空戰更類似于海戰”的觀點,而且雖然現在的太空戰還沒有戰艦只有空天飛機,但海軍也有航空兵啊! 單論組成,海軍有航空兵,有陸戰隊,有戰艦,海陸空三全,怎么看怎么像太空軍。 這一觀點立刻遭到了空軍的猛烈駁斥,一時間三種意見并存定不下來,最后上面決定先和稀泥: 去年就由海軍航空兵和空軍各自選拔12名精英飛行員,到航天局和新遠公司了解學習空天飛機駕駛。 指令長常立海之前就是某海航旅上校,雖然年齡略大但身體素質和心里素質都極其強悍,硬是在訓練中壓過了空軍第一,成為了這24名受訓學員中最優秀的一個,奪到了指令長的位置。 現在他正指揮著輸給自己的飛行工程師汪言檢查油表——準確的說是燃料表,以及燃料管路和發動機是否正常。 空天飛機的設計難度可不是把航天飛機和普通飛機揉在一起就行,首先燃料就是難點: 和直上直下的火箭和航天飛機不一樣,空天飛機起飛時有一個逐漸爬升以及姿態轉換的過程,這就會導致其存儲的燃料在油箱里晃來晃去。 普通的航空燃料還好,但液氧甲烷低溫燃料組合就不行,低溫液態燃料在罐體里的位置突然變化會導致局部壓力瞬間突破閾值,使得燃料罐承受不住壓力爆炸。 火箭發射時大角度傾斜幾乎百分百爆炸就是這個原因,星艦也因此炸過,最后這個問題還是依靠基地的零蒸發貯罐技術改進后解決的,其革命性不言而喻。 還有就是其10臺發動機的設計,雖然對于火箭來說還能接受,但放在飛機上就絕對值得讓人去懷疑可靠度,更何況為了減重和增強性能這10臺發動機還做了管道聯通,除了基地外其他參與方都有點擔心會發生故障。 空天飛機可沒有彈射逃生系統,跳傘也幾乎不可能,所以起飛前一定要檢查清楚。 而在地面上,擠在一起等待首飛的人們也在激烈地討論著。 得到消息匆匆飛過來的大佬看著拖車撤走后獨自停在原地的空天飛機,向曾紅韋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地面的輔助車輛呢?怎么就光禿禿的一架飛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