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丁老師,這麻雀真香啊,比用火烤的好多了。” 跟隨丁必筠進山的頭號大弟子熊誠用木棍挑起一只還在往外滋滋冒油的烤麻雀,他老遠就聞到香氣了。 旁邊的天線陣列施工負責人也靠近煞有介事地評價道: “除了肚皮一側的毛因為積熱糊了,其他地方是真的受熱均勻啊,里里外外同時受熱,要是再控制一下火候那肉得多嫩。 我老家以前就有賣這個,但是做的不好的吃起來很柴,這么做就對味了。” 站在平板陣列天線旁的丁必筠滿臉黑線,想要踹一腳熟死麻雀又害怕沾油,最后只能哼哼兩聲作罷。 第一次天基電能傳輸試驗——50%成功。 時間回到十幾分鐘前,天上的赤烏一號衛星精準地將微波束限制在天線陣列范圍內,從外太空而來的太陽能經過0.12光秒的距離抵達地面,然后被接收線圈高效地轉化為電能。 在長達10分鐘的時間里,赤烏一號的平均發電功率451千瓦,發送功率447千瓦,地面平均接收轉化電力375.5千瓦,輸送轉化率84%。 效率比想象中的低不少,少了7.5%的電力,不過可以接受,還是很不錯的。 接收天線的溫度也還可以,在室外溫度17攝氏度的情況下接收天線的溫度只升高到了24攝氏度就保持不變,溫度控制的相當好。 然而過了一會兒控制室突然發現效率稍稍降低了些,隨即室外紅外檢測站就發來了預警,說在天線那里發現了一個溫度異常點,為了安全考慮控制室立即關閉了赤烏一號的微波傳輸天線,然后匆匆忙忙地前去檢查。 最后發現也不知道是哪里的麻雀倒在了天線上,承受著平均功率高達447千瓦的微波炙烤。 這只可憐的麻雀先是因為巨量的微波輻射導致頭昏腦脹,以至于失去了掙扎的能力,然后整個身體從內到外就開始被均勻加熱。 但僅僅是這點加熱功率還好,經過了36000公里的散射447千瓦功率分布范圍達到了12500平方米,每平方米功率才36瓦,燒不死。 然而倒霉的是它躺的地方正好是接收天線靠中心點,天線陣列會通過反射面把大部分微波集中到小部分區域,所以來自其他地方的熱量不斷在接觸點堆積,積熱迅速上升,從躺倒的那一邊開始受熱,丁必筠等人趕來的時候里面差不多已經熟了…… 這只能算作一個小小的意外,傳輸試驗本身還是相當成功的,就是傳輸效率不知道為什么比預期低了些,但84%的效率其實也已經可以進入實用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