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250tev的能級不夠,300tev,最好把質子加速到300tev的能量,既然我們決定建大型加速器,就一定要做到打破強子的秘密才有意義。” 聯合礦業總部內,葉長思揮舞著幾張釘在一起的稿紙,并且在場每個人的面前也有一份。 那是一份報告,上面描述了一種猜想,是針對研究原子核力中弱力作用機理以及將其轉變為實用化工具的理論猜想。 報告中認為只有能將質子加速到300tev(太,單位是萬億電子伏特)能量的超級加速器才能幫助進行弱力研究,并且將帶來極大的現實意義。 葉長思和程南開認為一旦掌握了弱力就能夠制造出一種由原子核力鎖定的新型分子結構,性質極度不活潑且強度高的嚇人,具備很多意想不到的物理性質,從原理上給材料學帶來新突破。 他所設想的其中一種用途就是可以作為太空電梯或者深空飛船的外殼,以抵御無法預測的微隕石以及射線風暴,所以才能說服基地拿出100億資金支持粒子加速器項目。 這一連串的理由讓在場的科學家們都目瞪口呆,但國內的研究員反而能夠理解,畢竟新遠給人的印象就是不擇手段地為了太空,更是不斷發展副業乃至于賣航天飛機養自己的太空探索,這個理由還說得過去。 彭羅斯等帶嚶專家則就跟見了鬼一樣,兩個私企養的科學家竟然能說服老板拿出那么多錢拿來打水漂……不,資助人類科學事業的進步! 彭羅斯差點就把“國際主義精神”說出口,但奇怪歸奇怪,卻第一個反應過來拼命鼓掌。 不管怎么說能投錢就是大好事,要是多幾個這樣的冤大頭直接都能差不多把資金募齊了——他已經和華國同行交流過,知道這里的土建成本非常低,人民幣基本能跟歐元等同,100億真的是一筆巨資。 至于所謂的“弱力材料”他倒不好評價,因為葉、程兩人說的都是基于理論和未經掌握的弱力控制技術,理論上確實非常有前景,但他們忽悠政府搞加速器不也是拿虛無縹緲的東西當誘餌嗎,所以只能說彼此彼此。 倒是剛剛坐下來的吳云峰驚訝后有些疑慮,對著旁邊的李石說道: “300tev,那100公里可不夠,甚至得200公里的環形加速器,投資至少得700億以上了,算十年周期,一年就是70億啊。” 李石倒是被葉長思所說動,一副“你不懂”的表情地回應: “干,我們肯定得干,又不是一開始就要這么多錢,要是林大善人真的肯掏錢,前期的三年100億已經夠動工了,至少能把項目預研和設備準備、土建先全部搞完,相關的新項目也能上馬不少; 私企都投100億,國家怎么也不能少于這個數,先修個殼子起來,后面慢慢磨個十來年,肯定不會再讓已經上馬的計劃爛尾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