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京城,首都正負電子對撞機中心。 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建成于1990年,雖然年份較早但已然是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 粒子加速器也是要分種類的,有直線加速器和環形回旋加速器兩種,又可以根據設計時的研究領域進行細分。 但通常來說粒子加速器又可以進行不同的改造來適應不同的試驗目標,所以一臺高能加速器的壽命還是能用很久的。 bepc屬于直線加速器,建成以來它就經過了多次的升級改造,最近一次重大升級是在2006年開始,2009年完工,將某一特化領域的能級提升了10倍。 吳云峰是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所長兼bepc的副主任,他回國以后的青壯年時代都是伴隨bepc走過的,并通過它產生了許多先進成果。 但bepc終究已經是落后于時代,而且它設計的時候就是直線電子加速器潛力有限,長度只有200米出頭。 而lhc不僅擁有27公里的長度,還是建造成本更高、通用性更廣泛的質子加速器,bepc總經費才花了2.8億元,連lhc的一個零頭都不到。 高能所很早就意識到了國內的加速器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于是提出了cepc(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計劃,預計投資約270億元建造長度100公里的環形電子加速器。 之所以不是質子對撞機是考慮到成本以及前景問題,但更多的是后者。 歐洲花費了巨大精力制造的lhc雖然也在近幾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2年發現了號稱“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但卻也只能止步于此,難以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如果要建造比lhc還大、能夠達到科學家預期的新型質子對撞機那么成本必然再度飆升,高能所最后的統一意見是:如果不能一步到位超高能級,那么再建新的質子加速器并沒有意義。 所以最后他們才選擇計劃了cepc,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電子加速器,不過這個項目已經陸陸續續討論了五年依然沒有要立項的意思。 主要還是經費和研究前景問題,進一步開展微觀研究的代價太大了,國家不是掏不出這筆錢,但是在現階段的情況下很難說服上下集體。 現在還是2017年,距離gdp趕超島國才7年呢,去年是阿美的59%,民生依然是重點發展領域,往毫無回報的高能物理研究里扔下幾百億確實需要面對不少的壓力。 高能所現在的期望是能夠在2020年的時候說動上面,然后在2030年左右建成新的加速器。 吳云峰正在籌劃科學院與帶嚶的科學交流會,這次過來的高能物理學家不少,甚至還有lhc的重要領導成員,如果能借機獲得一些lhc的最新成果也是很有好處的。 “老吳,老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