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炬用這種方式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如果曙光三號不登月,這兩個艙段就得浪費半年壽命。 “烏兔”也是航發委立項新遠承包的計劃,航天局支付一半費用聯合運營,也算是自家東西。 不過對于在場的人們沖擊更大的反而是那句啟動月球開礦工作,從登月到批量開礦,這跨度也太大了吧! 話題中心一下從曙光三號轉移到新遠的月球開發計劃上來,佘院士看了看現場狀況,和大佬對了下眼神。 林副委員長的功力見長知道間接“逼宮”了,而且看起來效果很不錯。 再想想之前上級談到登月時隱晦的暗示……算了,現在上下都認為登月志在必得,再拖下去就得挨罵了。 …… “真的要搞?” 散會以后,發展委幾個人留下來開了個小會。 雖然林炬半個月前在京城就透露要開發月球,還和一眾民營航天企業吹風,但大佬沒想到這么快。 “您知道我們行動力的,從送設備過去到帶東西回來,具體計劃基本已經有眉目了。 從登陸月球上講我們只差落到地面上的手段,但已經在準備了?!? “可復用?” “可復用,而且至少有攜帶15噸載荷上下行的能力,有運貨、燃料輸送和載人三個版本。” mtv對于新遠來說只能算小東西,大佬認為最多幾個月就能完成開發,甚至能趕在年底前入役。 再加核動力航天飛機和月軌空間站,這一套系統的含金量可比傳統的火箭建設強多了,尤其是航天飛機的大氣層返回下行運輸能力,恰恰是傳統手段所缺少的。 那么,冶煉階段怎么做呢? 稀土因為其本身異于常貴金屬的特性,冶煉不僅需要高溫電爐,還需要相當多的配套化工原料和其他設施,就算是年產100噸的極低產量,所需的設備體積質量都很麻煩。 是準備另辟蹊徑開發新工藝,還是大力出奇跡用巨型火箭硬送上去? 對于這個問題,早有準備林炬抽出了一份極致削弱的激光冶煉衛星研究可行性報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