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僅僅用了26分鐘,c810就以最高3.4馬赫,平均2.83馬赫的高速,在28000米左右高度一路馳騁,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就進入了首都區域。 期間經過的各大軍區都注意到了這架快的離譜的飛機,而且一查編注冊號還是私人公務機就更覺得震驚,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封報告發了出去。 c810不僅僅是在雷達留下了印記,更大的印象來自于她途徑每一處時發出的尖銳轟鳴,即使隔著近三萬米也能清楚的感受到。 從超音速飛機設計上來說,c810的橫截面積較大,無論是尖銳的機頭還是兩個粗獷的超大矩形進氣道都是迎面氣流的集中作用區域,氣流沖擊產生的超音速激波以一個夾角包裹了機體,在降低阻力和提供額外增升的同時,也產生了超音速飛行獨有的轟鳴。 本來這架飛機應當在進入首都區域前減速到亞音速,但因為兩名飛行員為了提高舒適性稍稍減緩了降低節流閥的速度,一不留神就沖過頭,只是調整一下動作的時間就多飛出了50公里的距離,現在需要減速的同時繞一個大圈才能回到機場上空。 客艙里的林炬雖然親身駕駛過三倍音速飛機,但乘坐c810還是別有一番滋味。 和想象中超音速氣流的強烈震顫不同,當速度越過音速以后,機艙內反而變得安靜起來,聲音的速度已經追不上飛機,只有機體和發動機的機械噪聲以及設備的聲音。 在c810開始降低到亞音速后空氣的噪聲才重新通過機體傳導進來,林炬問了一下,剛剛掉頭的功夫已經越過首都機場200多公里了…… 再看向窗外,已經能隱約看到繁華的建筑以及……幾分鐘前緊急起飛的一架殲10和一架殲16。 其中后者是雙座戰機,前面的飛行員控制戰機正在慢慢靠近c810進行伴飛,后面的武器操作官則拿起相機開始取證。 這……米格25或者米格31?是毛子打過來了?2.8馬赫沖入防空識別區,要是再往前沖一段就得發射導彈了,等等,側面的數字像是民航注冊號? …… “你啊你,當時防空部隊的導彈都激活了,要是進入人口密集區非得被打下來不可?!? 佘院士親自跑到機場將暫時被控制的基地六人接了出來,他們已經在這兒等了一個小時。 林炬:“我們明明給塔臺提前說明飛過了……而且c810在系統里有顯示才對,怎么還讓空軍進入緊急狀態了?” 佘院士:“空軍和機場塔臺溝通已經很快了,但你們飛機更快,所以就先進行攔截程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