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理論上說,我們應該這樣站著,地板應該是墻面才對。” 孟森林“站”在風暴號駕駛艙尾部的艙壁上,面朝正常飛行姿態的地板,舷窗和另外幾名宇航員在他的頭頂。 現在,距離風暴號脫離空間站已經過去了260分鐘。 三臺引擎依然在加速,按照飛行計算機的數據大約40分鐘后暫時關機,然后整架航天飛機調個頭,開始長達近13個小時的減速過程,那個時候孟森林所承受的加速度就完全反過來了。 按道理說,載人航天器在加速或減速過程中是不能讓宇航員自由活動的。 但風暴號情況特殊,雖然它將創造飛向月球的最快時間世界紀錄,但18個小時里并不能讓宇航員待在椅子上哪兒也不能去,況且加速度并不算高。 在阿波羅飛船飛往月球的時候也會受到來自地球引力持續的拉扯減速,平均下來差不多是每秒0.0347米,這實在太小了,幾乎可以忽略,而風暴號的加速度是它的近十倍——每秒0.3米。 孟森林借著觀察尾部發動機工況的任務體驗了一下這0.03g的重力,感覺還算不錯,從座位上離開后身體真的就開始“下墜”,身體也恢復了一點點太空中從未有過的墜落感。 很微小,但已經能讓身體有一些反應了,月球的引力加速度又是現在的十倍。 “老孟,那我們上廁所的時候總算可以不用開真空機了吧,你要不現在去試試?” 無線電里傳來胡冬的一個猜想,但隨即就被曙光四號任務的副指令長莊岱否定。 “我覺得不太行,馬桶還是安裝在地板上的,所以加速度是向后,現在去會不會糊一片? 想體驗沒真空機的感覺得用一次性便袋。” 孟森林:“……” 胡冬:“……” 地面指揮中心:“……” 空間寬裕的風暴號自然不吝嗇維生系統,搭載了可抽吸的密封馬桶,既能保證無重力下的清潔問題也能防止異味散出去,唯一的槽點就是不規則來臨的真空吸力會讓人有種難以言表的奇妙體驗。 但這是當前情況下的最優妥協了,更進一步只有前進號空間站上面的馬桶,那個倒是用起來和地球上差不多,只是還得等很久才能享受。 指揮中心里正在打瞌睡的林炬聽到天上的對話精神振奮了一下,快速拿起平板開始寫備忘錄: “為風暴號設計朝向可變的馬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