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b級基地,原來的一片停車區被嶄新、漆面剛剛風干的新廠房覆蓋,一個個巨型器件被運件來起吊、安裝。 四院和601所的技術人員目瞪口呆地看著一臺超級巨獸開始組裝成型,整個人都處于極度震驚的狀態中。 這個廠房正在組裝的,是一臺自重三萬噸,12萬噸壓力的液壓模鍛機ym-12。 12萬噸液壓模鍛機! 在它之前的世界第一是華國制造的8萬噸液壓模鍛機,再之前是前聯盟47年前制造的7.5萬噸模鍛機,世界上還擁有數萬噸以上模鍛機制造能力的僅有阿美、髪國、露西亞以及華國。 而ym-12,直接打破了前人的記錄,使得人類液壓模鍛機的壓力首次突破十萬噸。 ym-12地上高度接近40米,地下超過18米,100噸以上的單體零件超過60個,直接創造出了新的歷史記錄。 ym-12……ym-12是什么時候立項的?去年10月。 自謝廖夫接下了騰云工程的發動機以及總體設計后,最大的難題就是機體重量控制。 一架起飛質量200噸、能夠往返天地之間,重復利用100次以上的空天飛機,如何把空重控制在35噸以下? 單從材料上來說勉強足夠,但是對于加工工藝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要求使用難以加工材料制造的機體必須盡可能融為一體以減輕質量,同時保持強度。 這樣的高難度的機體加工有兩個辦法:3d打印或者整體模鍛。 3d打印以目前的技術還不夠,而且對材料上要求比較麻煩,所以合適的方案是用超高壓力的模鍛機加工,又快又能保證強度。 國內的八萬噸液壓模鍛機勉勉強強剛好足夠,但是它的任務太多了,自從2013年投入生產就接到了數不清的任務,計劃都排到兩年后了,根本沒法擠出時間為騰云服務,就算插隊也得再等一年。 謝廖夫根本等不及,于是試圖用研究院來搞定最理想的10萬噸以上模鍛機,沒想到幾乎沒花多少錢就搞定了設計工作,于是馬上開始安排部件給車間和供應商生產。 為了保證效率,兩架安1250直接從廠家空運部件,恐怖的載荷能力基本解決了所有零部件的運輸問題,到了基地內就很好解決了。 第(1/3)頁